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54年的期盼  终于找到“您”——四川省武胜县协助烈士遗属赴青海省异地寻亲

发布时间:2024-09-10 23:56: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唐军)“爸,我是清华啊,54年了,终于找到您。您放心吧,我会把妈妈照顾好的……”近日,在青海省达日县烈士陵园里,烈属唐清华在父亲唐经才的墓碑前,对长眠在高原的伟大父亲献上鲜花和洒下来自家乡的土、酒和水果,寄去了长达54年的哀思。

唐清华在父亲的墓碑前祭拜

唐经才烈士,出生于1943年,武胜县赛马镇人,1962年参军入伍,参加了对印自卫反击战,表现突出的他考入了原兰州军区步兵学校机要训练队,毕业后分配到青海省果洛军分区先后担任机要员、机要参谋等职务,1970年7月下派兰州军区骑兵独立团三连担任连副指导员。1970年8月下旬,因保护公共财物而壮烈牺牲在高原上。

烈士生前照片

由于唐经才牺牲时,其女儿唐清华尚未出生,故其葬于何地,家人并不知晓。虽然其母亲与唐经才的弟弟组建了新的家庭,但是对唐经才的思念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日益加深。2024年8月,唐清华向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反映,希望帮助,寻找其父的埋葬地,并进行祭扫。收到消息后,武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成立了唐经才烈士寻亲工作专班在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指导下,在烈士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查阅县档案馆相关资料,唐经才遗留下来的书信线索,走访唐经才健在的战友,获知烈士可能牺牲埋葬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革命公墓,但是在烈士姓名、牺牲时间、牺牲经过上,相关资料存在着诸多疑点。

达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烈士情况

为了还原历史真相,了却烈属心愿,9月3日,工作组和烈属唐清华带上相关的资料,忍受着疲惫和高原反应等不利影响,驱车1000多公里,先后到青海省果洛州军分区、州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久治县、达日县等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人武部和档案馆、地方史志编撰部门,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姓名和牺牲时间上仍有出入。于是,果洛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才旦提出,能不能找寻到当年还健在烈士战友,和达日县当地的老人,通过他们的回忆,了解事情的原委。

最终,工作组在州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协助下,通过多方查询、打听,电话联系唐经才烈士当年战友高鸿鹏以及曾经参与过救援烈士并参加烈士葬礼的常明亮等人,最终确定了唐经才烈士的生平事迹以及牺牲的经过和时间。

武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照书信资料

烈士女儿唐清华告诉我们,“知道父亲牺牲在青海,但具体地方不清楚,通过烈士寻亲,终于帮79岁的母亲完成了找到父亲的夙愿。”“虽然我们父女从未见面,但是母亲给我讲了很多关于父亲的故事。”“通过父亲遗留的书信,我也感受到了父亲对家人的牵挂,对工作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达日县这趟行程,使一些档案资料上存在的疑惑,也得以纠正,也让我们心安。”

烈属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在纪念碑前合影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从苦难中崛起的中华民族,从未忘记那些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身影,英烈的功勋彪炳史册;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从不缺乏那股为国为民、甘献此身的浩气,英烈的精神永垂不朽。下一步,武胜县还将持续开展“烈士寻亲”工作,常态化开展“云祭奠”活动,广泛发布烈士寻亲信息、寻找烈士亲属、挖掘烈士事迹、宣传烈士精神,让社会各界不但记住英雄的名字,还要记住英雄的模样,传颂烈士的事迹,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