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成人达己至德天下

发布时间:2024-09-02 11:44:0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 / 吴蜀丰

“成人达己,‌至德天下”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理念和人生追求,‌强调在帮助他人实现价值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价值和德行。‌

这一理念体现了古代思想家所推崇的“至德之世”的精神,‌即人们友好相处,‌追求以自己的行为去适合道德规范,‌具有“忘怀于物”、‌“清淡寡欲”、‌“不计生死”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同时,‌它也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契合,‌强调通过为别人创造价值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是顺应人类社会天道的智慧。‌

实现“成人达己,‌至德天下”需要具备厚德载物的品质,‌以无私的心态去帮助他人,‌成就他人,‌最终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高尚德行。‌

“成人达己”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成语,‌其含义丰富而深远。‌具体来说,‌“成人达己”主要强调在帮助他人实现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理念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爱”与“互利”的核心价值观,‌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可以被视为“成人达己”思想的直接来源。‌一个人如果想要自己站稳脚跟,‌就要先帮助别人站稳脚跟;‌如果想要自己事事通达顺畅,‌就要先帮助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彰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生智慧,‌即通过成就他人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在现代社会,‌“成人达己”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成长和发展,‌通过相互帮助、‌相互激励来共同进步。‌这种理念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能够促进社会的整体繁荣和进步。‌

‌“成人达己”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适用性的思想理念,‌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来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至德天下”强调的是“忠”与“德”的崇高地位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深远影响。‌“至德”意味着最高的道德境界,‌其中“忠”被视为核心,‌它涵盖了仁爱、‌正义、‌礼敬、‌智慧和诚信等传统美德。‌在历史上,‌“忠”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它要求人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与责任。

“至德”是指至高无尚的品德,出自《易·系辞上》。最高的道德;盛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采诗以显至德,歌咏以董其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荀君 清识难尚, 钟君 至德可师。” 《孝经·广致德》:“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邢昺 疏:“若非至德之君,其谁能顺民心如此。”《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从诲》:“敏(田敏 )以印本五经遗 从诲,从诲 谢曰:‘予之所识不过《孝经》十八章尔。’ 敏 曰:‘至德要道,于此足矣。’” 《宋史·乐志三》:“致安上治民之至德,著移风易俗之美化。” 

“至德”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着最高的道德境界和品德标准。‌这一概念强调忠诚、‌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传统文化中,‌“至德”与“忠”紧密相连,‌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忠诚被视为尽心竭力、‌捍卫正义事业、‌无条件付出的行为体现。‌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都展现了“至德”的精神,‌他们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现代社会中,‌“至德”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同时,‌“德”作为人的内在品质,‌是完善自我、‌治理社会的基础。‌它包含了仁、‌义、‌礼、‌智等品质,‌并强调这些品质在实践中的体现。‌

‌“至德天下”倡导的是一种以“忠”为核心,‌以“德”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对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概括起来就是仁以爱之、义以正之、礼以敬之、智以善之、信以诚之,也就是忠爱、忠正、忠敬、忠善、忠信。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华传统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忠”。

世界对我们中国文化最佩服的就是两个,一个是忠,另一个是恕。因此,忠是具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赋有永恒魅力的价值和意义,他既与中华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有内在关联,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相关联。所以,我们应该挖掘具有更加超越性的忠的内涵。

在新的形势下,践行中国梦,什么叫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忠。把忠文化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民族观,从而确实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的自信。因此,要把“忠文化”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学习掌握好研究建设传承“忠文化”需要遵循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方法。

“忠文化”内涵很丰富,比如忠诚、忠厚、忠心、忠贞等等,都是从情感上来说的。所有的内涵,其实概而言之都是情感上的一往情深。用现在的话来说,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亲人,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爱。

忠就是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如果每个人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有序的社会,所以这就是每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也就尽到自己忠的责任。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