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开江县任市镇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  探索水生态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08-27 11:08:0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蒋良远)良好的水本底、绿色彩,一直是开江县任市镇最宝贵的生态财富、最坚实的发展基础。近年来,开江县任市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新盛河(任市河)跨界联防联控联治工作,积极探索水生态治理新发展路径,高质量完成河长制主要任务,不断改善新盛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鲜明专人“抓”。自推行河长制以来,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和分管水务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河长制办公室,由5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在新盛河流域设置总河长1名、副总河长1名,镇级河长8名、村级河长11名、组级河长43名的镇村组三级河长体系,将目标任务和职能职责层层分解到村、到组、到人,统筹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防控治理,累计巡河2600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70余个,确保每一段河每周、每旬、每月、每季,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二是强化联合“查”。纵深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会同梁平区新盛镇、文化镇,以新盛河小流域治理为抓手,以美丽河湖建设为目标,组建联合巡查组,定期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河流水质及污染防治、污水管网建设维护、河道整治等情况开展巡查,形成问题清单,实施协同整治。截至目前,共同处置涉及污水管网建设问题11个,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5座,畜禽养殖场整治8个、关闭1个,企业综合整治13家,农业种植综合整治8处,环境综合整治5处,实现信息共享、问题共商、措施共举,共同推进水环境治理保护。

三是加快设施“建”。按照“优化配置、共建共享、使用高效”的原则,投资1.1亿元实施新盛河开江段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河长6.08公里、新建堤防11.29公里,修建污水处理厂2座、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池13处,铺设污水管网5.1公里,接入两地三镇近2000余户群众生活污水,有效解决群众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同时,于2023年3月,紧邻2个国考、1个省考断面之处,建设川渝环境应急物资库,储备有围油栏、吸附固化剂、聚合氯化铝、颗粒活性炭及应急穿戴用具在内的多种救援、防护、处置设备,填补川渝毗邻地区(川东北)生态环境应急储备的空缺,健全川渝毗邻地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增强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

四是强化宣教“引”。坚持党建引领、大众参与,建立民间河长、志愿者及护河队等社会组织,推行独具特色的基层河湖管护村规民约、“积分制”,深入开展河长制“七进”宣传活动,共同开展“河小青”等志愿服务行动,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召开院坝会60余场,推动群众从“一旁看”转向“一起干”,形成“全民齐护水、人人皆河长”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带动沿河居民行动起来,参与水污染防治,共同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五是推动价值“转”。坚持“以水兴镇、以水兴业”,推动现代水务与农业、经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转型升级,串联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开梁示范园、工文旅农产品加工园、乡村振兴示范区(田米水乡)等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广“种草、挂蚌、配养”立体生态水产养殖方式,发展“稻田+”大闸蟹、小龙虾、珍珠蚌等现代农业产业2万余亩,孵化本土新型经营主体10余家,招引外地业主5家,集成规模优势,打造全市乃至全国、全省都有名的“任市牌”大闸蟹、小龙虾、生态鱼,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实现水生态价值转化。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