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蒋威威)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通知》,着力提升退耕还林还草质效,助力林农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开江县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立足项目带动、激发社会参与,构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质增效的新动能。截至2023年底,开江县完成退耕还林15.53万亩,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1.8万亩,2023年林业总产值达26.86亿元,农户人均林业收入达4500元。
优化产业布局。对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依托全县退耕还林及配套后续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油橄榄、银杏、油茶等为主导的特色经济林达12.8万亩(占全县林地20.9%),年均产林粮约2.35万吨。坚持造林与造绿造景结合、与旅游康养结合,全力打造林药、林茶、林禽三个千亩示范基地,预计年产值达1200万元。积极建设环宝石湖、大梁山、明月湖三大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宝石桥水库成功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真正让森林生出黄金、长出粮库、储水蓄碳,林业第三产业产值达到5.49亿元。
立足项目带动。开江县抓住实施国家战略储备林项目的契机,通过全域规划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纳入国家储备林建设,将退耕还林区域基础设施纳入全县交通项目、饮水设施、数字乡村建设总体部署,规划建设涉林道路154公里、消防蓄水池20座、智能管控系统12套,实现退耕还林区“水电路通讯”100%覆盖。依托建设红花山森林“芯片”林业科研示范基地契机,将普安镇红花山周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有机结合,通过森林抚育、补植补造、低效林改造等措施对红花山周边的3000亩退耕还林地进行了全面提升。该建设区为培育大径级木材共补植中山柏300亩、林下种植黄精900亩、林下养殖土鸡10000平方米,年出栏量1500只。带动周边退耕农户人均年增收2300元。
激发社会参与。为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持续发展,开江县出台《开江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区林权流转指导意见》,构建了林地流转、务工报酬、合作分成、产业经营“四重”联农增收机制,带动林农参与项目建设,完成流转林地21.9万亩(退耕还林6.5万亩),成功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15个,拟培育省级林粮示范基地5个,带动300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3000元。出台《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四库”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开展“初次+二次”经营权流转,撬动社会资本投标经营、种养大户反租倒包,发展“森林+种植、养殖、旅游”,探索森林“四库”建设的多种模式。目前,已有多家涉林企业就经营合作进行了意向性洽谈。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