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向陈 杜全勇)摘要: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是看得见“幸福”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上下同治,各部门协同发力,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自然风景打造融合一体,通过美化长滩寺河流域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等措施,打造山美、水美、景美的立体综合防护体系,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河湖长制;多措并举;自然和谐
引言: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盯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稳定成效等重点环节持续用力,逐步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体制。
一、背景情况
长滩寺河,原名岳池水、盐滩溪、灵溪水,长江支流嘉陵江一级支流,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境内。长滩寺河(武胜段)流域总长69.8公里,流域面积330.3平方公里,干流流经武胜县三溪镇、飞龙镇、鸣钟镇、沿口镇、街子镇、中心镇6个乡镇36个村社,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包括箩篼岩河、双星河等2条。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长滩寺河流域工业企业、畜禽水产养殖数量不断增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与之同时,存在相对应的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群众环保意识缺乏、部分污水直排等问题,导致河道满目疮痍、功能急剧退化,已成为武胜县多年来河道管理的一块心病。根据调查,长滩寺河(武胜段)污染主要是由工业企业排污不达标,沿线场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畜禽养殖污染严重,沿河生活垃圾污染等多种污染源造成。针对污染情况,武胜县认真分析、深入研究,精准制定污染源治理措施和限期整治方案,目前长滩寺河(武胜段)污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长滩寺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进中提质,郭家坝断面年平均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
长滩寺河干流武胜县张家滩段
二、主要做法
(一)建机制,优化工作格局。一是完善治理体系。全面构建“县级河长、乡(镇)河长、村级河长”组织治理体系,实行“分段分块治理”,将长滩寺河流域划分为6个干流河段和3条支流,分别设置县级分段河长及县级支流河长、分段检察长,强力推动各项治理措施落地落实。二是成立工作专班。先后成立长滩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长滩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督察工作组,由县级河长任组长,统筹推进长滩寺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健全联动机制。立足长滩寺河流域水环境问题,与毗邻区县、乡镇签订《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协议》《边界乡镇河流保护治理共建协议》等协议,积极开展联防联治,共同维护交界水域生态平衡。2023年累计召开联席会议5次,开展联合巡河6次,协调解决问题11个。
武胜县飞龙镇“花儿开了”人工湿地
(二)重治理,狠抓问题整改。一是突出“截”,补齐污水治理短板。建成长滩寺河流域污水处理厂(站)11座,建成污水管网39.18公里,日处理能力8750立方米/天。实施长滩寺河流域乡镇雨污分流项目建设,对乐善镇、街子产业新城等污水处理厂(站)完成扩容,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将长滩寺河流域10个乡镇纳入“厕所革命”和“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任务,采用人工湿地、三(四)格式化粪池等不同工艺,对农村聚居点或散户生活污水进行治理,累计建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84座,三(四)格式化粪池2.48万户。二是突出“治”,推进河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单位多次联合开展长滩寺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百日攻坚”、大排查大整治、再排查再整治等专项行动。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持续用力,科学制定整治措施,落实各方责任。2023年整治城镇污水、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等水环境问题59个。三是突出“转”,提升河湖环境质量。聚力构建种养结合新模式和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累计拆除、关停和整治长滩寺河畜禽养殖场120家,终止流域水库承包养鱼合同16处,取缔网箱1300余口,流域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7%。
武胜县三溪镇朝门院子农村水环境治理项目
(三)抓项目,实施生态修复。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根据长滩寺河沿线基本现状、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等,以生态治理为主线,系统编制《长滩寺河生态环境概念规划》《长滩寺河郭家坝断面水质达标规划》,科学实施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长滩寺河水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二是精心包装项目。聚焦中、省环保反馈问题、长滩寺河治理重点难点,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长滩寺河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4个可研报告,充实中、省生态环境项目储备库。2023年累计争取中、省生态环境治理资金6000余万元。三是科学施策施治。先后组织实施长滩寺河郭家坝河段清淤、五排水库枢纽病害除险加固、长滩寺河(沿口镇两路口村段)堤防工程、长滩寺河(街子段)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通过构建生态缓冲带和隔离沟、种植挺水植物等生态修复治理措施,不断消除内源污染,夯实长滩寺河水生态环境根基。
(四)强监管,推进常态治理。一是加强监督管理。在长滩寺河51家规模养殖场安装在线监控设备102套,实时监控畜禽养殖粪污去向并建立登记台账,严防养殖废水入河;对水产养殖尾水实行“先测后排”,全面实现达标排放。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在长滩寺河干支流科学设置水质监测断面15个,每月开展水质监测并形成长滩寺河水环境质量专报,及时通报水质变化情况,分析研判污染成因,全面推动问题整治。三是加强执法督导。统筹执法力量,对长滩寺河流域畜禽养殖、工业企业、“散乱污”企业、小作坊、城镇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2023年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件。同时,武胜县河长制办、县纪委监委、长滩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督查工作组全程跟踪督导长滩寺河各项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对整治滞后、虚假整治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长滩寺河中滩湿地公园
三、经验启示
(一)河湖长制强统筹,做足“四水”文章。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促进河湖治理保护的重大制度创新,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武胜以长滩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以全面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完善村级河长设置、健全工作机构、增强管护力量,发动和带领群众共同参与河湖管护,构建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统筹做好“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四篇水文章,让长滩寺河“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二)绿色发展优生态,做足“山水”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武胜以生态治理为主线,围绕打造河东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发展思路,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治并重,综合治理,人水和谐,生态优先”的布局原则,按照“山顶戴帽子,山梁山坡钉扣子,山腰系带子,埂坎锁边子,沟底穿靴子”的综合治理模式,大打亲水牌,通过“以水串线”,不断做活文化、农业、旅游等多元场景的“山水”文章,与飞龙—白坪景区形成联动发展,着力构建长滩寺河流域城乡融合产业发展带。
(三)部门协同聚力量,做足“护水”文章。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武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携手各方力量,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与行动协同,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对水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护水意识,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护水行动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促进人水和谐、建设幸福河湖,奋力谱写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新篇章。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