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苏彦汀)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在纸屑飞舞之间,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山川人物便跃然纸上。图案丰富,设计细腻,线条流畅,剪修灵动,反映百姓生活,讴歌时代发展,这就是流传于广安市武胜县的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胜剪纸。
剪纸艺术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现如今,剪纸艺术已遍布全国各地,可展现不同地区的水土特征、风俗习惯、人文风貌,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等多重社会价值。
融入了浓郁地方特色的武胜剪纸更是独具魅力。其代表人物康文清老师,在抗日战争时期,因避战乱从河北随夫回武胜定居,她将自身掌握的北方剪纸艺术与川北剪纸艺术相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武胜剪纸。其早期作品多以戏剧人物、花草、虫鸟、瓜果等吉祥图案为主,后期作品紧扣时代主题和反映现实生活。因其剪纸艺术上的成就,她当选为(川北区)出席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的代表,成为武胜剪纸艺术的领头人。
“剪纸,是镂空的艺术,要遵循千剪不断、万剪相连的原则,用剪刀沿着图案以斜面30度角切入,90度角旋转前移......”,在武胜县沿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阵地,税务干部正仔细聆听武胜剪纸第三代传承人杨兴菊老师讲授剪纸技艺。
据杨老师介绍,一副完整的剪纸作品需经过起稿、选纸、剪纸、刻刀精修、装裱一系列流程,制作要求严苛、程序非常复杂,仅10厘米大小的作品就需要花费约1小时去完成,十分考验匠人的耐心和技术,技艺传承也因此面临挑战。
为让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传承,武胜县不断加大对剪纸技艺的保护力度,现已建成剪纸特色文化站3个,剪纸传习基地2个,剪纸特色学校1所......同时,还相继出版了《武胜县师生剪纸作品集》和《中小学生剪纸教材》,让传统文化技艺融入青少年血脉,跑好非遗文化“接力赛”。
伴随着技艺传承群体的不断扩大,武胜涌现出大量优秀剪纸作品,并在海内外享有了更大知名度。2016年,武胜剪纸第一次“走出去”,赴哈萨克斯坦参加交流活动,得到国外友人的一致好评。2017年,武胜剪纸登上第四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深受观众喜爱。武胜也被称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
在非遗传承稳健发展的路上,税务部门积极“保驾护航”,助力非遗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广安税务以税宣为契机,积极将税收宣传与剪纸艺术相结合,邀请杨老师先后创作出“税路通·海纳百川”“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税惠万家”等多幅精美剪纸作品,并设计制作了印有税收宣传主题剪纸图案的环保手提袋、马克杯、书签等文创产品,既让税宣“活”起来,也让非遗文化散发出新的时代魅力,助推地方非遗文化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
不仅如此,广安税务还主动聚焦非遗产业发展,不断创新优化各项服务举措。如针对辖区内相关非遗产业开展定制化、个性化涉税费政策宣传辅导,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等,提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人扎根行业、传承技艺的信心,让非遗传承者轻“税”上阵,更好投入到非遗文化的发展创新中去。
下一步,广安税务将持续跟踪,主动带政策“上门找人”,帮助更多非遗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应享尽享税费优惠,以税务人的“初心”守护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用税务人的行动增强“非遗”文化发展的信心,擦亮广安非遗文化靓丽名片。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