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林辉荣)汛期来临,地质灾害防治进入关键期,为切实做好大竹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日,大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高超带队到清河镇、柏林镇等地调研督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实地查看地灾隐患点情况
刘高超一行先后前往柏林镇观音村11组麻布梁滑坡、清河镇双龙寨村7组于家岩滑坡、沙坝村2、3组白果坝滑坡等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查看并详细了解地灾隐患点所处现状、避险撤离路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运行、项目实施进度等情况,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情况汇报。
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对巡查到的危房隐患,要加大管控力度,尽快排除隐患,加快国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实施,落实避让搬迁政策,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要加大当前特别是强降雨期间地灾隐患排查力度,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确保不留死角;要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收到预警要立即组织群众避险撤离,形成工作闭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在清河镇龙洞坝村委会组织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刘高超听取了大竹县自然资源局、清河镇党委政府、村组干部、部分专职监测员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他强调,汛期降雨增多,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加大,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县近期防灾减灾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杜绝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强化责任意识,扎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要切实加大隐患排查,加密巡查频次,加快源头治理,确保险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着力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各乡镇(街道)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作为基层防范地质灾害的重要力量,要知道地质灾害风险点在哪里、怎么发现?发现征兆有哪些表现?发现征兆怎么做?如何落实避险转移?坚决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全力守护竹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调研,不仅是对大竹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检查,也是对今后工作的一次重要部署。大竹县将继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和隐患排查力度,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好地质灾害工作“组合拳”。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