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陈庆玥)为更好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为广大青年提供传播知识、培养技能、增进交流、促进发展的平台,进一步丰富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南京沿江街道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夜校”活动,更好地满足青年在文化生活、技能学习等方面的发展需要。
怎么办,精心筹备少不了
时代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概念、新职业层出不穷,保持终身学习、持续自我增值,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解压”也是不少学员都提及的关键词。通过业余时间学习新的事物来更新自我、滋养身心、充实人生,成为更普遍的诉求。街道在精准对接青年的学习需求上下功夫,并且考虑如何辐射更多年轻人,致力于形成寓教于乐的多元功能。4月以来,已有220余名青年走进夜校,大家在点赞夜校的同时,也纷纷出“点子”:“热门课程太难抢了,可以多增开一些”“学员请假后,可以放出新名额,其他人能候补报名”……
看效果,青年口碑最重要
晚上7点,北外滩水城11街区的教室里灯火通明。一个宽敞的房间里,一群年轻人跟着老师的节奏燃脂热舞。“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参加“青年夜校”在沿江青年群体中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下班后走进教室,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打开“夜生活”模式。
“下班后吃口饭就往这儿赶了,我非常喜欢古琴,但之前没有经过专业的老师指点。”刘女士表示,古琴可以陶冶情操,也让她缓解了白天工作的焦虑情绪,“在‘夜校’参加课程,还可以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再期待,学习选择更多元
要办好“青年夜校”,形式要出新,内容要用心,结果还要“出圈”。街道结合青年实际特点“办校”,目前开设了非遗古琴、燃脂热舞、钩织美学、通勤美妆等10种课程。每门课程规模为20人左右,一般在晚上7时至8时举行,按每周3-5节课的频次来开展,这也是青年“票选”出来的理想“上课”时间和时长。
对于上班族刘女士来说,上夜校是一种疗愈的“夜生活”,“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灵成长,在这里通过这种方式放松自己远比在家‘葛优躺’更让人觉得舒服。”“白天工作压力大,晚上静下心来上一节‘掐丝珐琅课’真有种被治愈的感觉。”浪漫温馨的插花课、热血燃脂的健身课、婉转悠扬的古琴课……成为滋养年轻人精神的“桃花源”。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