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深圳书画家祁路军作品欣赏

发布时间:2020-01-30 01:13: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黄露)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 人的喜怒哀乐这些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欣赏祁路军的作品给人感觉无论是行书韵律动感,还是楷书宁静雅致,每一幅都透出他特有的格调,每一幅都带有他的精神和气质。虽然和祁路军认识也有十余年之久,这次算真正走近与之畅聊,和有趣的灵魂对话,聊天变得生动而妙趣横生。

祁路军,山东菏泽人,1997年4月来深圳观澜,客居至今。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龙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入展:全国首届千字文书法展、第三届观音山全国书法展、野三坡碑林展、纪念祖冲之书法展、中国精神全国第三届社区展、江北水乡全国书法展。君山茶杯全国书法展三等奖、广东省第九届书法美术摄影展铜奖、第四届广东省新人新作奖三等奖、面点王杯现场书法大赛三等奖、深圳特区报读者杯三等奖、孝行天下书法大赛三等奖。深圳外来青工第七、九届一等奖等。

问:祁路军,请问您小时候是怎样学习书法的的呢?

祁路军:小时候喜欢写字,没钱买字帖,就借别人的《神策军》、《龙藏寺》等碑帖影描在信纸上,然后填墨,比着临写。乡村的小路、溪桥,偶尔会看到一些石碑,书写的很好,特别是大字,很是震撼心目,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已经消失殆尽。后来我尽可能的多买法帖,不一定临摹,也算是对儿时回忆的重温吧。收藏《王羲之书法全集》有两套互相映证,《书法》、《中国书法》、《书法丛刊》等累累叠叠,看起来也让人赏心悦目。我读五卷本《王铎书法全集》,是当小说看的,有一句‘听歌忘拭泪’,用草书表现,沉郁踉跄,让我青衫泪湿。

问:祁路军二十五岁之前的迷茫和二十五岁之后的渐悟有什么收获吗?

祁路军:我们农村人写字就是甩开膀子,没什么章法,我虽然见的名迹不多,但是对这种创作方式不以为然。我买第一本字帖是三卷本的《正书》,开始练习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参照钱沣、谭延闿,尽量写的结体宽博,顾盼自雄。偶尔在朋友家看到冉建如的草书,线条很是圆润跳动,神采飞扬,后来看到明清诸家字法,感觉冉先生的草书墨线神色还不够丰富,但那时已让我目瞪口呆,心追手摹,于是买来张旭的《古诗四帖》乱临一通,,终是不得法度,心生倦意。

问:听说您来深圳二十多年,且一直生活在观澜,这对您的书法创作有影响吗?

祁路军:一九九七年因为生活所迫,南下深圳,客居观澜。在此地结识一帮搞文字的朋友,眼界开阔很多。我试着临写汉隶,《曹全》、《张迁》、《莱子侯》等,写一些,拿出来让大家品评,获益不少。也写过漆书,是因为受《天发神谶碑》的影响,朋友都说是野狐禅,就没再继续。但是,有时写隶书时的起笔,很有些影子在里面,也许受毒很深吧。

二00六年,看到一些简牍字帖,特别是武威汉简、居延流沙坠简,感觉很是喜欢,购置一些,看的津津有味,也临写一些,还是写不出感觉,写简书的名家我知道的很多:来楚生、钱君陶等,都是舒展有度,传承得法,可以师法。三年前,看到沪上吴颐人的简书作品,纵横恣肆,突破古人藩篱,很有节奏感,但只可远观叹赏,也因此更加使我迷恋秦汉简牍书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艺术的道路上,转瞬之间已奔跑二十多年,痛苦与快乐并进,希望永远在路上。

问:请问什么是书法艺术?对当今书坛您有什么看法?

祁路军:什么叫书法艺术?书法在艺术这个大的课题中占有什么位置?我觉得林风眠先生的话应该是比较适合回答以上问题:“你要懂得艺术,答案要到中国书法里面找。”艺术是一回事,艺术圈又是一回事,当今书坛也是百花齐放,大体可分为三类:以书法陶冶情操者,在书法比赛中奋力搏杀者,以书法笔墨为试验场孜孜以求者。可见光怪陆离,也是很热闹。可是圈子外的人觉得很冷清。

苏轼有句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为文人士大夫不但文章要立得起,字要写得好,个人的胸襟也要豁达郎畅。一次,东坡先生乘船,突然触礁,情况危急,十个船夫喊着号子一起撑篙,水波激荡,猛浪翻滚,同船坐客,战栗叩齿之声相闻满仓,而正在写字的东坡先生依然故我,挥洒不已。东坡先生在文中说:因为我经历的变故多,知道这个时候放下笔不写字,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写字,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计工拙,且喜且开怀而已。

心要有正面,手中握笔,才会诚实的观察自己,温柔的对待他人,这就是慈悲心,知足感恩,才会公平公正的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对自己感恩,对别人随喜。比赛只是一种行进的状态,可以提升自己,但是不要太过于看重结果,毕竟评委有喜好,要享受这个过程,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乔治.奥威尔说:“一切关键就在于必须承认一加一等于二,弄明白这一点,其他的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一样的国展,几万人投稿,别人最多也就两三幅,山东的一个老作者一下快递近百幅,参赛费就一万多,结果毫无斩获,只剩谈资,可见他把“幻觉”当成“真实”。“怕是无用的”,“怎么就我这么倒霉”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必须有正面的感官认知,参加书法比赛才好玩。

书法,首先是写字,这是一种修为的过程。赵冷月先生晚年,实验书法,惹来一地鸡毛。赵先生千辛万苦开了一个“赵冷月书法研讨会”,却受到与会者猛烈的抨击,活活气死。鲍贤伦先生,当今隶书革新者,书法开幕式,诸嘉宾齐聚一堂,石开先生致辞,痛心疾首一番言辞,连红包都没要,拂袖而去。诸先生的痴心不改,一意西行,不为人左右的精神值得敬佩。不像蔡襄的胡子,别人不说,还好,别人一说:晚上睡觉,胡须是被窝里还是被窝外?搞的蔡老先生居然失眠,这胡子到底怎么放?可见人生实难,难就难在自己的位置没摆对。“置心一处”才会有欢喜心,幸福感。

林语堂先生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周围无论是喧闹,还是幽寂,操笔搦管,苦心经营,是免不了的。幸福的持续在于自身,拒绝幻像,从书法艺术入手,因为艺术接近宗教,越是宏观的东西,越要放大他的精微之处。就像黄庭坚的诗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境由心造!

当今书法界喜欢抄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结尾的咒语是梵文,咒语是不能翻译的,如果强为之,大意应该是:去吧去吧,去往智慧的彼岸,去成就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