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春节团拜会讲话中的两个典故
一个出自于《周易》一个出自于《诗经》
郑鼎文学习整理
2020年1月23日晚10时
习近平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讲话中运用了两个经典中的典故,现在根据“百度百科”提供的资料,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解读如下:
一是“朝乾夕惕”,最早系语出《周易》。朝乾夕惕,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周易·乾卦》,指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周易 乾卦》告诫人们,作为君子只要能做到“朝乾夕惕”,那么就不会有麻烦事了(无咎)。
显而易见,习近平用此典故,语重心长,就是殷切希望每个领导干部乃至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够“朝乾夕惕”,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严以律己,自警自励,吾日三省吾身,改过自新,扬长避短,变得更加强大,让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这样才能避免过错和失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二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本义是表达了奴隶制时代先民们的一种理想。但在此引用,我以为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人民群众一直在不懈奋斗,应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领导干部要体验民间疾苦,带领广大群众继续艰苦奋斗,不断创造财富,奔向小康,创造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习近平新年团拜会讲话不长,却用到了两大著名历史经典中有关的典故和名句。这是意味深长的。这充分说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田沃土,我们必须从中汲取智慧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力量。这样才能走得稳稳当当,端端正正,踏踏实实,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作者简介】郑鼎文,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副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会长,县社科联副主席,县政协文史研究员,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范家营高中校长和县老年大学首任校长,著有《周文化丛书》“三王卷”“典故卷”、《周公演义》《品味周公庙》等9本书,在报刊发表文章500多篇。先后应邀参加了武汉、成都、兰州、上海、宝鸡、西安、天水等地的30多场学术研讨会。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