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家福
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童年的那片金黄稻田已渐行渐远。然而,每当夏日的微风拂过脸颊,那稻香与泥土的气息便交织在一起,唤醒了我心中那段难忘的记忆。
八月的午后,阳光斜斜地洒在稻田上,一片金黄映入眼帘。水稻收割后,摸鱼儿、捉泥鳅、抓黄鳝,是我们下午打猪草、放牛之中最爱做的事。从此,“石板田”“囤水田”“大坝嘴”那一冲冲水稻田留下了我们童年的欢声笑语。
那时,我们赤着脚,卷起裤管,深一脚浅一脚走进那一冲冲刚刚收割后的稻田,很有经验地找黄鳝、泥鳅。
“哥,快看,那个脚印水是浑的”“这边有个脚印的水在动”,先跑下田的小兄弟们抑制不住最先发现成果的心情,挥手小声喊叫。稻田中有浑水的脚印里,总是蕴藏着可喜的收获。我们轻轻地把双手伸进水里摸,慢慢一捧,一条条大泥鳅便在我们的手中跳跃,不时弹出满身泥浆。有时,运气好的话,一个脚印里就有三五条,还有鱼儿和黄鳝。看到新鲜泥浆洞,悄悄将中指伸进洞中游走,十拿九稳,黄鳝被抓,满心欢喜。那滑溜溜的触感,仿佛是童年最纯粹的快乐。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夕阳西下,我们抬着收获,唱着歌儿,一路走回家。泥鳅、黄鳝在盆里扭动着身体,鲫鱼时不时跳到地面挣扎。
回到家,母亲早已准备好了老咸菜和一小块猪油。那咸菜的香味,与猪油的醇厚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去掉泥鳅黄鳝的内脏,切成几节,放入锅中翻炒。那一刻,整个灶房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那时,很少能吃上一次肉。那泥鳅和黄鳝的鲜美,成为我们小时候“打牙祭”的最好选择,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那片稻田早已不再是我们的乐园,但那童年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心中。每当想起那些日子,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童年的味道,是稻香与泥土的气息,是欢笑与汗水的交织,是夕阳下的歌声与美味。
岁月流转,村里老一辈人大都离世!儿时的小伙们早已儿孙绕膝,但那份童年的纯真与快乐却永远铭刻在心。(重庆市丰都县政协学习和联络委 陈家福)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