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岑福山)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3月10日,广西东兰县国家4A景区长乐宫,长乐镇板登村在景区举行隆重的一年一度蚂拐节(也叫蛙婆节)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和专家前来参加活动,感受当地神奇古老的壮族民族特色文化。东兰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黄义,县镇有关领导,广西岑氏宗亲会、英国华侨、广东、贵州、福建、浙江等省有关游客、专家一起参加活动。
壮族蚂拐节是流传于东兰县红水河两岸壮族村赛里十分古老的传统节日,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千年文化积淀,是壮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每年通过一系列祭祀活动来预测年景、祈福人畜兴旺、风调雨顺。
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民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蚂拐文化活动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是东兰县挖掘、研究、传承蚂拐文化基地之一,是河池市铜鼓习俗文化传承基地,是自治区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是国家铜鼓文化传承核心区。每年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二月初一结束,长达一个月,是壮族最长的节日。二月初一这天,一系列祭祀活动及赛铜鼓、对山歌、民俗文化演出、篝火山歌会等丰富的活动内容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晚上入户对歌,越到晚上人越多,前来观赏和参加的游客成千上万。
当天,村内锣鼓喧天,歌声飘扬,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村民们按传承千年的祭葬蚂拐程序仪式一一体现出来,以各种古老的稻耕文化表和习俗表演欢庆蚂拐节,有蚂拐舞、耕耘舞、播秧插秧舞、庆丰收舞、壮族婚嫁习俗等系列表演活动;还有打陀螺、踩高挠等壮族传统生产、生活、文体技艺演示。晚上,300多户的板登大屯人头攒动,挤满了各巷道和农户,男女山歌手通宵达旦比赛山歌。村民们以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活动和表演,展现出壮乡人民重视农耕、热爱劳动、勤劳智慧,体现了壮族文化生动、淳朴,深刻耐人寻味。活动从早上11时到第二天天亮,当天晚上全村灯火辉煌,是个无眠之夜,村民游客欢聚一起,到处是一片欢乐的壮族古老传统山歌,户户都有五色糯饭、粉蒸肉、豆腐园等招待游客。
板登村蚂拐民俗文化节引起国内外专家作者的高度关注,国外四大州十几个国家专家作者曾多次专程前来观看。壮族“蚂拐文化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当地景区融合,成为广西壮族地区特色民俗旅游的名片。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