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扫舍 扫舍

发布时间:2020-01-15 01:00:35 推广 来源:天下吴氏

文/郑鼎文

2020年1月13日扫舍,扫舍,一年一度的扫舍又走向了高潮。

何为扫舍?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就是农村人在春节前彻底打扫卫生以辞旧迎新也。当然,不只是农村,就是城市,也有这种好传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城市人口一直很少,且农村与城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互动性很强,彼此影响大。因而春节前扫舍,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对优秀习俗的自觉传承、前几天,我与老妻在县城的某小区住所里,又一次进行了扫舍活动。只不过所用时间不多,仅仅两个多钟头就结束了战斗。其后我们细细打量弄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房间和厨卫间,感到非常美气和舒畅。

在此期间,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年在农村老家扫舍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至今难以忘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父母亲在世、我们还没有分家时扫舍的境况。那可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吧。那时候,我们一大家十几口人住在一个占地六分大的院子里。每到扫舍的那天,母亲让我们天刚亮就早早起床动手干起来。因为这个活儿要忙多半天。清早起床后,我们先从各个房间和灶房把各种各样的大小家具、生活用品及一切餐具统统搬到院子里。那场面是相当壮观的,两排厦房中间的空地方,除了中间留一条路、每个门口留个出进小通道之外,全部摆满了上述种种杂物,就这样地方还是不够用,只好在前院接着摆放。如此看起来家当还挺多的,虽说都很简陋,但又给人以“富有”的感觉。啊,我们家里竟有这么多东西啊!

接下来,就是对各个房间进行彻底的清扫。不只是地面,还有墙体,尤其是那些平时很少触及的顶棚,都要仔细清理一遍。先用长把扫帚弄净尘土和蜘蛛网,那些角落部位,大扫帚碰不到的地方,还得在木棍上绑上小笤帚,细致地弄干净。等到把墙体和顶棚清扫净了,再把打扫到地面的尘土和其他赃物弄出来临时倒在后院。这样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的清扫,大约得一个多钟头才能打扫完毕。

上述工作全部结束后,母亲就把我们子女分成两班人马,一班人马用热水擦洗家具和盆盆罐罐上面的尘埃,另一班人马去生产队的大土壕里找白缮土(相对于红紫土),找到后就用䦆头挖上一绊笼抬回来。这时候母亲就忙活起来了。她把白缮土疙瘩放到热水盆里,等融化为糊状之后,就把盆子端到墙跟前,拿着抹布蘸上泥水抹墙。一抹布挨着一抹布抹墙,抹完了这面的墙再抹那面的墙,抹完了这个房间再抹那个房间。所有房间都抹完后,再抹院子里的墙。这个工作的量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费时大约在三个小时左右。那时候没有更先进的抹墙工具,全靠人工用手抹墙,不但又苦又累,还有冰冷冰冷的感觉。虽说烧了热水,可一则年关前天气特冷,二则抹着抹着,热抹布也变成冷抹布了。因而每次扫舍之后,母亲因为受凉时间太长,就像大病一场一样,要睡好几天才能慢慢恢复过来。母亲为了不让儿女受罪,宁肯自己一人包揽这活儿,而绝不让我们子女干。而在母亲抹墙的过程中,我们做子女的就把擦洗干净的家具、生活用品和餐具等等,逐一搬进墙体已经风干的房间。这个工作也挺麻烦的,一件一件地往进搬,往返次数少说也得二三百次,而且要放置在原来的地方,不能弄乱。到结束时,直把人累得腰酸腿疼胳膊硬。

等到全部扫舍劳动完结时,往往已经下午两三点钟了,把人饿得肚子咕咕叫,浑身发困无力。此时吃草草做成的简单的饭,还觉得很香很香呢,真是应了一句话:饥肚饭好吃。

吃过午饭,一边干剩余的活儿,一遍观赏打扫干净的地方,便有一种清爽、舒畅、惬意的美感和欣喜之情。有时候我想,人的大脑这个“房间”,是否一年至少也得来一次“扫舍”呢?

【作者简介】郑鼎文,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副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会长,县社科联副主席,县政协文史研究员,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范家营高中校长和县老年大学首任校长,著有《周文化丛书》“三王卷”“典故卷”、《周公演义》《品味周公庙》等9本书,在报刊发表文章500多篇。先后应邀参加了武汉、成都、兰州、上海、宝鸡、西安、天水等地的30多场学术研讨会。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