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项目大情怀、小投资大成效。日前,万源市争取到的中央财政投资1300万元的3个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在黄钟镇向家坪村集中开工。
此次开工的项目涉及黄钟镇向家坪村4.681公里村社道路硬化,罗文镇桅杆坝村4.795公里村社道路硬化,玉带乡下启山村、茶园河村新(改)建硬化6.0公里道路,以项目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
黄钟镇向家坪村村民 薛远峰:今天我很高兴,因为2024年以工代赈自建项目在向家坪正式开工了。我们不出门就在家里可以赚到钱,补贴家用,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
据了解,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理事会由施工管理、质量监督、财务管理、材料采购、物资保管、档案收集六个小组组成,严格落实“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原则,让村民自建、自监、自管,确保务工群众劳有所获。
黄钟镇向家坪村项目理事会理事长 何刚:我们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组建了理事会,下设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六个工作组。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道路的实施,给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改善了本村的基础设施,方便了农副产品以及养殖业的发展,带动村民增加收入。
今年,万源市成功向上争取3个以工代赈项目。其中,两个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一个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示范项目,总投资近1300万元。预计吸纳项目地群众490余人务工就业,可发放劳务报酬近460万元,劳务报酬比例达到35%以上。
万源市以工代赈办主任 邱志建:我们将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质量、效益等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能够真正为民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建设“巴山画屏·红城万源”贡献以工代赈力量。
万源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山高坡陡,底子薄、基础差,是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之一。为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帮扶成果,达州为万源量身定制了“18条”帮扶措施,推动万源加快追赶、跨越发展,达州市发展改革委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整合动员以工代赈资源和力量,助推万源托底性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达州市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科科长 熊志娟:我们将持续有力在以工代赈项目争取、管理方面加强指导。在提升群众就业能力,收入水平方面下功夫,让以工代赈项目在托底性帮扶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打造全省托底性帮扶工作“万源样板”提供更大支撑。
万源市领导康金鑫、张虹参加开工仪式。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