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吴都游记

发布时间:2024-03-04 21:44: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吴熙雨

甲辰之春,寅月即望,余携夫人畅游金陵旧邑,吴都南京。天清云淡,微风暖日,梧桐列街,梅花漫山,虎踞龙盘,人杰地灵。初日拜访创建最早,位列中国三甲的南京博物院;夜游位于秦淮河右岸,繁华璀璨的夫子庙;敬入闻名遐迩的江南贡院,参观科举博物馆。次日践陟梅花山,漫步明孝陵神道,仰观一代明主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赏析唐代大家颜真卿碑林,瞻视王安石故居“半山园”以及园内有着众多古代文学大家身影的“钟山文学馆”;最后来到了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的四方城和远东第一别墅之美誉的美玲宫。 细细品味古人珍贵遗迹,尽揽钟山春和盛景,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日铺移至被称为微缩“小西湖”的乌龙潭公园。且不说其景色迷人、历史悠久,神话传奇,单就其低调中所蕴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一项就足以令世人折服。园内有唐代著名书法大家颜鲁公曾设立的江宁放生池以及他为放生池题词的一巨幅浮雕《天下放生池碑名》。此园除晚明文学家谭元淳隐居五龙潭旁,写过《三游乌龙潭记》外,还留下曹雪芹、魏源、袁枚、薛士余等众多古代名人的遗迹。在《颜真卿纪念馆》,重温其显赫家族,忠烈品行,精湛墨迹,历历在目,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返沈之日,再登明长城,参观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六朝博物馆、江苏美术馆、总统府以及总统府内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等。在欣赏这“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南京城朝代的更迭,世态的变迁。真可谓五味杂陈,难以释怀。有人将古代南京古都的六次毁灭,六次重生,描述成一个真正的涅槃之城。有人归结为地理交通的优势地位,无与伦比的军事防御天险,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所带来的文化振兴,更多达成共识的则是历代无容质疑的雄强帝王之气。

春秋战国时有着“吴头楚尾”之称的金陵,初属吴国,后吴、楚、越交替,文化交融。虽远离中原文化中心的“教化”,但吴泰伯所倡导 “至德”精神的感化,楚屈原高尚品格的影响,在这里牢牢打下了以“德”为特点的人杰地灵的根基。之后东吴大帝孙权建都南京,以德治国,广招贤士,使吴都昌盛。历史上南京文人志士辈出,正所谓“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圣贤志士们承载并继承着南京“德”的根基,并将其发扬光大。吴都所谓的“帝王之气”,不是殷商时期所信奉的天降神赐,而应是周代所倡导的天命无常,有德者居之这一信条。诞生于周代的金陵则是带着这一使命,成为了“惩恶扬善”的坚定执行者。纵观古都金陵一位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众多帝王,无不是践行着有德取代无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显道”之旅。古代是如此,近代也是如此。洪秀全的蜕变导致的太平天国的灭亡;制定并始终执行错误路线的国民政府,不但被残忍的日寇赶出金陵,更是被中国共产党将其消灭于金陵。帝王如此,家族的兴衰也是如此。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家族在金陵的兴衰史,也都是德不配位的真实写照。反观德才兼备的东吴大帝孙权,不但作为帝王在吴都寿终正寝,死后陵墓葬在钟山也无人能够找到,以至能够不被打扰的长眠于陵寝之中。

吴都金陵的沉浮,如人生悲喜祸福的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在吴都这一幕幕闪光短暂的舞台上,有骄奢淫逸的滑稽表演,有凶恶残暴的丑陋行径,有千夫所指的卑劣行为,也有名垂千古的天地震撼。而我们作为一匆匆过客的管窥观者,也只能是感慨系之矣了。今天,经历过无数战争洗礼的南京和南京人民,他们更为成熟,会有着更深的感悟。他们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以低调、务实、接纳、包容的性格,践行着“至德”的精神,让其古老的“吴都”再次换发青春。我们爱“吴都”的风光美,爱其深厚的文化美,更爱其内在的精神美。

【作者简介】吴熙雨,高级工程师,国家二级美术师,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沈阳市诗书画乐研究会会长,辽宁吴氏宗亲会秘书长兼副会长。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