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

加快创办红岩干部学院

发布时间:2020-01-12 13:12: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走进重庆“两会”系列报道之⑤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李博报道)【编者按】结合人民政协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联系。人民政协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色之一。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民盟重庆市委会杨虹 红岩精神是中国红色革命精神谱系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名片,其他省市的干部群众纷纷慕名前来重庆参观、培训。重庆是中国四个民主党派的发祥地,全国各地的民主党派成员也纷纷前来寻根、参观、培训,重温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辉历程,从而“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然而,我市红色教育培训却面临着“一多、二有、三缺”的局面。

机构多、缺品牌。我市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机构比较多,既有红岩联线,又有市委党校、市社会主义学院,更有重庆大学(所属3个学院承接对外教育培训)、西南大学等。然而,缺乏像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湖北红安干部学院这样在全国叫得响的红色教育培训品牌。

有资源、缺统筹。我市拥有红岩精神教育培训的革命文化资源、师资力量、培训机构,但缺乏统筹,资源没有整合,导致各个培训机构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研究成果转化不足、标准化建设滞后、课程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培训流程有待规范等问题。

有“高原”、缺“高峰”。我市现有的红色教育培训虽然成效显著,但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与中央组织部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红色教育培训还没有真正成为重庆的城市名片。

为此,建议:加快创办红岩干部学院,挖掘利用好革命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岩精神,将重庆打造成为全国党性教育以及统一战线“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精神高地。

创办红岩干部学院,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创办红岩干部学院的必要性。一是有利于红岩党性教育基地提档升级,避免被“摘牌”的风险。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虽有中央组织部认定的红岩党性教育基地,但红岩党性教育基地还缺乏独立、系统和完善的餐饮住宿场所和理论课程教学场所,不符合中央组织部的管理要求。若不加快提档升级,红岩党性教育基地将面临被“摘牌”的风险,直接影响重庆的美誉度。二是有利于搭建我国统一战线“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重要载体。红岩精神是我国统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民主党派成员在重庆与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甚至共同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三是有利于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氛围。若成功创办红岩干部学院,将有利于把重庆打造成为全国党性教育以及统一战线“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精神高地,吸引全国的党员干部前来接受红色教育培训,吸引全国统一战线的广大成员前来接受统战文化培训。

创办红岩干部学院的可行性。一是创办红色教育干部学院已有成功案例。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湖北红安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已得到一致好评,成为了一座座党性教育的精神高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红岩精神已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作为在国统区、国民党的陪都重庆孕育成长起来的红岩精神,其唯一性与特殊性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教育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对红岩精神予以高度肯定。三是创办红岩干部学院已具备良好条件。我市已建有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等教学区,围绕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等已打造了28个现场教学点,拥有不少教学经验丰富且荣获过省部级以上比赛大奖的专职现场教员,并且可以整合市委党校、市社会主义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红岩联线等优质资源。

创办建议明确“校园选址”。备选方案有三个:一是把红岩村作为红岩干部学院的校址;据悉,红岩村后面有一块占地面积大约50亩、产权属于红岩联线的空地,在此可以修建独立、完善、成体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的教学楼等硬件设施,再依托红岩革命纪念馆配套设施改扩建工程为红岩干部学院配套。二是把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作为红岩干部学院的校址。三是红岩干部学院与市委党校“一个校园、两块牌子”。

明确“创办定位”。积极争取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的支持,力争让红岩干部学院像浦东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一样“服务全国”。

明确“建制标准”。作为一个办学机构,红岩干部学院应按照学院建制标准进行创办。

明确“组织架构”。由市委副书记牵头创办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共同参与,红岩联线、市委党校、市社会主义学院等单位积极配合。创办成功后,由市委副书记兼任红岩干部学院的院长或党委书记。

明确“师资来源”。红岩干部学院可探索同市委党校、市社会主义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红岩联线等相关单位建立师资深度共享机制。

明确“创办计划”。建议市委常委会尽早将“创办红岩干部学院”纳入议事日程,责成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共同拟订创办计划,尽快明确创办红岩干部学院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