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姓氏

吴文化普及136讲

发布时间:2020-01-08 03:21:26 推广 来源:天下吴氏

文/吴美福

【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吴氏人物传——吴隐之吴隐之(?—414年),字处默,濮阳鄄、即今山东鄄城北人。吴隐之是濮阳湮城吴氏,是魏时期有名的吴质的六世孙。他10多岁时,父亲就死了,他常感恩思念父亲,经常号泣不止,以至于乡里邻亲都为他的哭声为之流涕感动。他母亲去世时,他非常悲伤,以至哀毁过礼,伤了自己身体。吴隐之因此以孝道名动天下。

吴隐之家境贫穷寒苦,但他酷爱读书,通过自身艰苦努力,终成为东晋一代名士。他善于辩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显名,因得吏部尚书韩康伯赏识,被推荐出仕,历任散骑常侍、著作郎。他为官以清廉著称,史书称其“美姿容,有清操”虽家境贫寒,但志存高远。他饱览诗书,即使每天喝粥,也不受外来之财的影响。母亲去世时,他悲痛万分,每天早晨都以泪洗面,行人皆为之动容。当时韩康伯是他的邻居,韩康伯之母常对康伯说:“你若是当了官,就应当推荐像他那样的。”后来,韩康伯成了吏部尚书,便推荐吴隐之为辅国功曹。当时吴隐之兄弟吴坦之为袁真攻曹,袁真被桓温打败,吴坦之被俘即将杀头。吴隐之于是拜见桓温,请求以自己之身赎兄,桓温为之感动,认为吴隐之是难得的忠义之士,遂放了吴坦之,并奏拜吴隐之入朝为仕、任尚书郎。孝武帝很器重他,任命他为御史中丞、左卫将军。后历任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右卫卒、领著作郎、右卫将军等职。

隆安年间、即397年-402年,朝廷想革除岭南的弊端,任命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上任后,他廉洁奉公,清简勤苦,始终不渝,所食不过是稻米、蔬菜和干鱼,穿的是粗布衣衫,住处的帐帷摆设均交到库房,有人说他故意摆样子,隐之笑而不语,一如既往。部下送鱼,每每剔去鱼骨,隐之对这种拍马屁作风非常厌烦,总是喝斥惩罚后赶出帐外。经过他的惩贪官、禁贿赂等一系列长期的运动,广州官风大有好转。元兴初,皇帝下诏,晋升他为前将军,赐钱50万,谷千斛。

吴隐之在广州多年,离任返乡时,小船上仍是初来时的简单行装。唯有妻子买的一斤沉香,不是原来的物件,吴隐之认为来路不明,立即夺过来丢到水里。到家时,只有茅屋六间,篱笆围院。刘裕赐给他牛车,另为他盖一座宅院,吴隐之坚决推辞掉了。后升任度支尚书、太常,吴隐之仍洁身自好,清俭不改,生活如平民。每得俸禄,留够口粮,其余的都散发给别人。家人以纺线度日,妻子不沾一分俸禄。寒冬读书,吴隐之常身披棉被御寒。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199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于今年已十一年,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五年,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