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聚力乡村振兴 小康成色更足

发布时间:2020-01-06 10:39:28 推广 来源:南京日报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19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推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打造升级版都市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特大城市乡村振兴道路。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一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以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精品园艺、健康养殖、经济林果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旅、文旅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市、区两级公共品牌服务体系,创响一批优质特色的“南京好味道”;充分发挥南京科技、人才优势,高水平推动国家级“农创园”“农高区”建设,增强南京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科技驱动力……辛苦耕耘换来硕果累累,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都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乡村振兴,必须整治好农村人居环境。一年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全域推进,聚焦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强化建管并重、宜居共享的体系机制。从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到田园综合体,我市已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各类美丽乡村862个,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盆景”到“全景”的转变,“长三角最洁净乡村”初具雏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农业农村的绿色发展水平同步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农民更加安居乐业,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点。

乡村振兴,富民增收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来,我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广大农民群众拥有了更多幸福感获得感。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7万元、新型职业农民比重超过59%、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超过93%……这一串串亮眼的数字充分证明,我们的全面小康基础更牢了,农民就业致富能力更强了,创业增收途径更广了,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水平更高了。当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回归乡村,新型职业农民的群体不断壮大,农民正在成为一个有尊严、有吸引力的职业,农业也成为一个有钱赚、有奔头、有保障的产业。

随着江北新区获批自贸区、南部空港新城和紫东地区崛起,城市空间扩张、城乡融合加速为南京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回眸2019,展望2020,我们面对的是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让农民的腰包更鼓,脸上的笑容更灿烂,让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我们的小康之路就能走得更稳健,小康社会的成色就能更足。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