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毕江)近日,万源市2023年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落下帷幕。来自万源市第四中学的马凡老师所授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斩获本次赛课一等奖,作为农村中学教师能力压群雄,给在座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
马凡老师只是该校众多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缩影。他的成绩既离不开自身的刻苦努力钻研,也离不开学校多年的精心培养,更得益于达州中学、达州市第一中学“组团式”帮扶名优教师团队的强大智力支持。
资源扩容强基础
“资源平台涵盖了初中和高中的所有学科,不仅有免费的课件资源,还有教案、视频、图片、作业等教学素材,大家既可以远程在线观看我们的教师上课,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或手机同步使用……”帮扶团队挂职教务主任彭书健在网络资源使用专题培训会上向全体教师如此介绍。
为让万源四中教师也能使用到优质教育资源,达州中学、达州一中主动将学校资源平台向万源四中免费开放。在达州市电教馆、达一中及帮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将万源四中申报建设成“四川云教”网络直播课联盟接收学校,学校教师可随时随地免费共享云上优质教学资源。
如今,万源四中的老师们除了可以利用两所帮扶学校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观摩两所帮扶学校教师的在线课堂,在线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方法。万源四中的杜苗、梁清华和李明静三位教师正是通过网络学习,才分别在达州市2023年“四川云教”联盟接收学校优质课例评选展示活动中荣获一、二等奖。
专家领跑强课堂
“你的课堂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再优化,更多关注数学图形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做到来源生活而回归生活,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帮扶团队组长莫章荣在“徒弟”马凡老师的磨课交流会中指出。莫章荣老师不仅是帮扶挂职的校长,还是马凡及另外2名教师的结对“师傅”。
“组团式”帮扶团队在制定帮扶工作计划的初期,就将教师成长和高效课堂建设作为重点帮扶举措。他们希望通过将“输血”转变为“造血”,为山区教育培养更多的种子人才。为了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他们将“一对一”师徒结对优化为“一对多”,8名帮扶工作组成员分别与万源四中的18名教师结对。
他们还创新“示范+跟踪”的结对帮扶模式,每学期指导制定1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每月开展1次示范课和集体教研讨论,每两周开展1次教学“六认真”评析,全面指导帮扶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测评设计等,每周1次跟班听评课,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传帮带”,致力于全面提升万源四中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万源四中党支部书记冉茂轩指出:在两所学校的鼎力支持下,帮扶团队大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师资优势,为学校教师成长搭舞台、建平台、筑高台,推动教师在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的加速成长,全面带动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效,坚定了大家办好老区人民“家门口”优质学校的信心和决心。
跨校轮修强成长
10月30日,在达州中学简短的跟岗培训座谈会后,达州中学政教主任王伟带着万源四中政教副主任廖文凯来到办公室,在安排好办公桌的同时,他将事先准备好的相关工作资料和学习安排日程放在了廖文凯的面前。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廖文凯跟着王伟参加了学校的专题会议、主题活动、班主任工作巡查、学生思政教育等政教日常工作,跟岗一周下来日程满满当当。
帮扶团队作为纽带和桥梁,将“两地三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先后开展校际交流互访活动8次,万源四中选派18名教师轮流到两所学校跟岗学习,选派了40余名管理团队和教师到两所学校观摩教研、参加研讨,常态化的跨校学习让万源四中的源水活了起来,真正取得了“1+2>3”的良好成效。
一年来,在帮扶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万源四中教师在达州市级优秀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大赛、自制教具大赛以及“四川云教”联盟优质课例展示活动中,有9人获得一等奖,5人获得二等奖。在万源市级赛课及教研成果评比活动中,15人荣获一、二等奖。在万源市教师教学质量监测中,8人荣获教学质量先进个人。学校的总体教学水平也明显提升,2023年高考中,2名学生达到本科分数线,实现该校本科上线人数零的突破。
万源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古仕高指出:正是中省市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红利惠及老区,帮扶团队不仅是万源四中教师蜕变的“催化剂”,还是万源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他们犹如最鲜活的“鲶鱼”,在驱动万源四中教师团队加速追赶的同时,也以点带面激活了全市教师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激情,为革命老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