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江津区嘉平镇人大:用好庭院“方寸地”打造致富“增收园”

发布时间:2023-12-29 13:46: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戴杰灿)走进重庆市江津区嘉平镇天水村,映入眼帘的便是错落有致的农家院、干净整洁的乡间小路和房前柑橘树。点点绿意无尽绵延,村净、景美、人和,好一派祥和安然的乡村新风貌!

近年来,嘉平镇人大积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天水村人大代表小组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大代表们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积极探索庭院增绿、村庄添美、农户增收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鼓励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把乡村“农家院”变成增收致富的“后花园”。

在村民夏祖怀家,可以看到小小一方院落汇集了小菜园、小果园、小圈舍,可谓别有洞天。在院中一角,萝卜、葱、白菜等蔬菜长势喜人。

夏祖怀表示,得益于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和镇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服务,他家小菜园的蔬菜产出不但节约了家中买菜的开支,吃不完的蔬菜还能售卖、送人或者给牲畜做饲料。

为加强技术保障,镇人大邀请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群众家中教学种植技术。在天水村,像夏祖怀这样发展庭院经济,增加经济收入的群众不少。仅白家嘴大院,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圈舍的农户就有30余户,带来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庭院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大代表的主动作为。今年以来,嘉平镇人大通过对天水村辖区内各个大院比对,综合考虑交通便利程度、在家人员劳动力、群众基础以及群众发展意愿等,确定白家嘴大院为该村首个庭院经济发展示范院落,通过统一规划房屋周边空地种植柑橘,园内根据季节变化套种时蔬,修葺菜台,新建养殖鸡舍,引导群众种植油葵、百香果、可食用菊花等,不断持续在“小地盘”上做“大文章”。

“庭院经济投入资金小、占用时间少、管护方便、经营灵活,不仅可以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还能改善人居环境,一举多得,前景广阔。”嘉平镇人大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镇人大将组织代表专题调研,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盘活农村房前屋后庭院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