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梅里聚焦)三千多年前的伯渎河水没有停流,土还在守候船没有停航,岸还在等候泰伯带领吴地先民用汗水凿就了第一河从此,这里不再有荒芜荆蛮而是有了稻香,有了麦浪!
“中国运河第一撬研讨会”召开在2020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运河第一撬研讨会”在梅村一品江南精品酒店召开。原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建选、无锡市人大常委会朱慧霖、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孙志亮、无锡市社科联副主席王铭涛、无锡市文联主席卢敏、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杨建民、新吴区梅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吴炜、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仁山、中国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特使吴惠章先生以及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度等海外吴氏宗亲、吴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共三百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梅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吴炜先生致欢迎词
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 吴仁山先生讲话
原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建选先生讲话
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孙志亮讲话
为了深入研究伯渎河与大运河的关系,更进一步明确大运河的起始年代,更进一步认识中国大运河深远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更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吴地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在新吴区梅村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天召开“中国运河第一撬”研讨会。
中央文史馆馆员、原中国民协副主席(民俗学博士)陶思炎先生发言
江苏省文联民协副主席(秘书长)张丹先生发言
活动邀请了专家、学者一起研讨、论证,取得共识、发布宣言,让“中国运河第一撬”真正在梅村落地生根,让泰伯精神更加发扬光大,让第一撬口号响彻海内外,传至全世界。
江苏省文联民协副主席(秘书长)张丹先生发言
“中国运河第一撬”的精神内涵有了进一步充分表述。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徐海亮先生发言
原无锡市水利局局长徐道清先生发言
参加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们对“中国运河第一撬”的精神内涵作了充分表述,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鲜明的观点,论证了伯渎河是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比大运河扬州邗沟段早了600余年历史,并认定伯渎河是中国运河第一河,泰伯是开凿伯渎河第一人,无锡是中国运河第一城。这对我们共同追溯挖掘吴文化历史源头、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吴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国优秀科普专家陈振康副教授发言
无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博士宣讲
梅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健先生作伯渎河纪念牌选址通报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它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历史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繁荣了中华文明。
大运河始建于我国春秋时代。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27处河道。其中有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和江南运河苏州段。
伯渎河文明的研究,丰富了运河文化的吴文化内涵。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北起无锡吴桥,经西水墩、南门,南至清名桥,长约6公里。这是干流。而在清名桥位于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会处,有一支流,名为伯渎河,属中国大运河系。伯渎河是泰伯在3000多年前所开挖的的运河。它西起清名桥,向东流经江溪、梅村、鸿山至苏州相城区的漕湖,全长25公里。
长期以来,虽然历史文献明确记载,伯渎河由泰伯所开,但由于缺少必要的考古资料,致使难以定论。
2018年8月由于无锡梅村新建设工程规划启动,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江苏省文物局作了指示,于2018年8月由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配合梅里古镇二期基建进行了考古勘探。考古勘探发现了无锡梅里遗址。至2019年4月无锡梅里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019年7月20日无锡市新吴区宣传部和梅村街道联合组织了“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来自3000多年前的问候!梅村遗址重大发现!发布会上发布了《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会专家意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市考古研究所、镇江博物馆、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以及省文物局的专家,考察了考古发掘现场,观摩了出土遗物,听取了考古成果汇报。经过充分讨论,签名发布了《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会专家意见》。意见书肯定地指出:无锡梅里遗址是太湖东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这与泰伯奔吴的年代基本一致。
无锡梅里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取了大量的印纹硬陶、软陶、夹砂陶和原始瓷等遗物。意见书指出,无锡梅里遗址内涵丰富,尤其是包括了典型的周文化因素。这与泰伯从周原奔到吴地的事实是相符。
梅里遗址主要分布在泰伯庙和新友路之间伯渎河沿河区域,与伯渎河密切相关。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发现支撑了泰伯奔梅里的文献史实,也支撑了文献所记载的泰伯开挖太伯渎的壯举。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年代,传统都以夫差公元前486年开挖邗沟年代为始,而今已确证泰伯开挖于公元前1110年左右的伯渎河,早于夫差开通的邗沟的年代,因此应该是隋唐大运河、中国大运河的最早的一段。泰伯开凿了隋唐古运河、中国大运河的第一撬。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大运河应该由泰伯开凿伯渎河为始,时间要向前推进600年。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推前600年,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历史的自信。对伯渎河文明挖掘和研究,将大大丰富运河文化的悠久灿烂的吴文化内涵,增强我们文化的自信。伯渎河两岸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大运河带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力地推进无锡市运河带的文化建设。
伯渎河是运河文明的摇篮是泰伯挥下了开凿中国运河的第一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让中国运河第一撬传播万里,百世留芳。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