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R1号线
轨道交通2号线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喻成“人”,那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就像人体的血脉;血脉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城市道路也有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近三年,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道路“微循环”建设,致力于疏通道路“血栓”及路网“毛细血管”,自2017年至今,三年一共打通85条瓶颈路。
从20年前建第一条高架,到今年轨道交通1号线商业运营,济南城区因为交通升级而不断生长。进入12月以来喜讯频出,轨道交通3号线将于12月28日正式通车,2号线也将于明年正式通车。值得注意的是,济南明年将步入“三环时代”,目前,“大北环”“大南环”已公示线路走向,将进一步加快济南城市发展步伐。 本刊记者:白天/图:赵天羿
进一步打造轨交+BRT体系
4月1日,济南历史上首条地铁线——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进入商业运营,标志着济南进入“地铁时代”。2015年7月16日上午,随着R1线前大彦站的施工机械开钻,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从破土动工到商业运营,济南仅用时不到4年时间。
地铁1号线让长清融入了济南,到长清居住、生活、工作、创业的人再没有出城的感觉,长清市民和济南中心城区市民在心理上也没有了隔膜。原来停留在口头上的话随着地铁R1线的通车而兑现。出行方式的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空间距离上的缩短,而且也将为长清融入济南注入新的活力。
1号线的正式商业运营,不仅为整座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也带活了一条“经济走廊”,方便了沿线企业、高校、社区,出行更加便捷。
记者了解到,根据城市发展和保泉的需要,早在2006年济南市便制定了“近期大力发展BRT,远期BRT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发展规划。济南地铁建设全面铺开,地铁1号线已经通车,“轨交+BRT”模式很快就会到来。
与快速路建设BRT一样,济南一些在建干道也预留了BRT与轨交线路。例如,工业北路规划方案中,奥体中路和冷水路BRT站台将与轨道R3线工业北路站及王舍人站两处站点无缝对接。
按照规划图,未来北园高架西延将有两条地铁线通过,“轨交+BRT”模式将大大提升通行能力。济南市规划建设的百余公里现代无轨电车网络中,经十路、纬二路、经七路3条道路与多条地铁线路重合。
轨道交通渐入佳境
最近,关于济南地铁的消息层出不穷,例如济南二期地铁规划已报批,经十路、章丘、先行区都要有地铁等,这些消息是真是假?12月12日,在《问政山东》现场,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德雁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复。
据悉,济南是一座东西狭长的城市,而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不仅是南北向贯穿济南市西部城区,更是避开了济南所有的繁华地带,因此,不少市民吐槽称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是“从郊区开往郊区的地铁”。
除此之外,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也已经进行了2个多月的空载试运行,有望在本月底正式试运营。但从线路图看,两条轨道交通线路一东一西,南北向平行,并无交汇。不少市民都表示,希望在重点商圈、东边办公楼写字楼多的地方通地铁,希望上班能更加便利一些。
在问政现场,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德雁表示,济南轨道交通一期规划的3条线呈H形,共84公里,投资500亿。“其中,1号线是从西站到长清,已于今年元旦通车。3号线9月28日开始试运行,将于12月28日正式通车(试运营),2号线也将于明年正式通车。
而对于市民吐槽1号线和3号线没有走市区,郑德雁也进行了解释。“地铁的建设要服从于城市的特点,济南是泉城,泉水是济南的灵魂,也是济南的命脉,我们修地铁一定不要影响泉水,这是我们坚持的一条底线。”郑德雁说,“在规划环节,我们聘请了国内著名的关于泉水保护和轨道交通的专家,保障泉水不受影响,包括绕行、避让、抬升等技术环节。在施工环节,也采取了创新手段。”郑德雁表示,1号线和3号线从“边上”修,实际上是积累经验,为保泉做好准备,保证泉水在修建地铁时不受影响。
明年开启“三环时代”
记者获悉,备受关注的“三环十二射”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两环九射”,“四大外环”的建设都在有序推进。而就在近日,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也已对“大北环”“大南环”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进行首次公示,同时也公示了线路走向。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又称“大北环”。该项目全长67.658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5米,建设工期48个月。
据悉,“大北环”工程起自章丘区黄河镇以北,设置枢纽立交(预留远期继续南延接规划的章丘东外环高速)与规划的济南至高青高速联网,在王家圈村东侧设置黄河大桥跨越黄河,经三官庙村南后与G2516东吕高速交叉,在于良民村北跨越邢家渡干渠后与京沪高速交叉,在窦庄村北侧下穿石济客运专线及京沪高速铁路,终点在禹城市梁家镇北的京台高速,南距禹城互通约6.5公里,北距平原南立交12.3公里,通过设置枢纽立交与京台高速联网,向西南顺接二环线西环段。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南环段,即“大南环”。该项目全长约59.8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5米,建设工期42个月。
对于“大南环”的线路走向,此次公示同样做了具体介绍。“大南环”项目起自章丘区曹范镇北曹范村西南的京沪高速曹范枢纽处,向西南经西营东、南,于跑马岭北穿柳埠国家森林公园,在柳埠镇南设枢纽互通立交与在建济泰高速联网后,继续向西经高而南、灵岩寺北,下穿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并上跨G104,止于长清区张夏镇黄草洼西南的京台高速上,设枢纽立交与规划的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西环顺接。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西环段又称“大西环”,全长103.880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
因在长清区段将穿越齐长城遗迹,“大西环”的线路走向也颇具争议。对此,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获悉,目前大西环还处于前期准备,推进规划阶段。大西环建设方也曾表示,他们需要细化建设方案,做好对齐长城的保护,对沿线影响评估要更全面,但大西环的走向不会变。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