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马强)11月28日18时20分,在明月大桥清溪方向桥头,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缓缓驶上背车,工人们正在有序的撤离锥形桶、防撞桶等防护品。标志着宣汉县第一公路养护管理段提前完成2023年度大中修工程。
该年度大中修工程属于省交通厅2023年度第一批交通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由S202线宣清段、宣七段中修工程;S203线宣汉段境内(马渡关场镇至大成文成社区)大、中修工程组成,共计55.109公里(中修45.66公里,大修9.449公里),涉及普光镇、大成镇、马渡关镇、清溪镇、天生镇5个乡镇,工程内容包括铣刨老路结构层、部分基层换填补强、铺设水泥稳定碎石、浇筑沥青混凝土、更新交通标线等附属工程。面对今年养护工程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等特点,宣汉县第一公路养护管理段直面大挑战、开启大决战,以严招实招硬招细招书写了“百强县”公路养护新答卷。
“内外发力”创优施工环境。以“远端导流、近端管制、疏堵结合”为总体思路,强化与乡镇政府、交管部门联席会商、联动联勤,提前10天在各媒介发布施工期间交通分流管制通告,在各绕行路口、县镇间公交站台设置施工公告牌、绕行示意图,并通过乡镇政府将通告内容以短信发送至沿线村民,施工区域入口处派人24小时定点执勤引导。“政路企”动力叠加,形成群策群力、全民共建的施工环境。
“上下同心”开足马力冲刺。选派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技术骨干8人,组建4个工作专班直驻现场、吃住一线,面对面管理指导,建立“零延误”沟通渠道,全域全时跟班难题多、进程慢、效果差点位,整合设计、施工、监理职能,协调各方资源,高效解决阻碍施工的“卡点”问题,营造了和睦成事的“攻坚”氛围。“四方”根据每日施工进度、天气变化,共同分析研判探讨,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及劳力、机械配备,合理安排两班制,停人不停机、昼夜背靠背延时施工,各工区交安设施、标线等与主体工程同步流水线模式作业。以大干快上、全力生产的建设热潮推动工程早投产、早见效。
“表里如一”建好品质工程。基层与底层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的先决条件,坚持面层、基层、底层同步处治,“面子”“里子”全面修复。坚定不移落实“质量风暴”专项行动,专人盯控、双人复核路基回填、水稳层摊铺、路面铣刨重铺等节点。加大原材料准入检测力度,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强化隐蔽工程过程管理,全程旁站监控并留影像资料,碾压完成一段试验检测抽查一段,对待质量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必须返工处理,对解决不及时、不到位的施工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坚决避免“残次品”投用,切实保证“地下实”“地面美”。
“人机联防”筑牢安全底板。把安全生产放在“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以“平安工地”建设为抓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每标段备配2名以上专职安全员,作业控制点采用钢管架、彩钢围挡移动式硬隔离,布置警告区、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终止区,流动设备规范设置警示标志标牌并定期修复更换,夜间施工采用频闪警示灯光。落实施工人员做足安全措施上岗,特种设备、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硬性要求,督促机械设备每日完工必查,保障其安全运行效果,段安全生产组巡场确认合格方可作业。做到证件不齐全不生产、安全条件不具备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乌黑油亮的沥青路面、黄白相间的分隔标线、清晰醒目的交通标识、平坦开阔的双向车道,焕新归来后再次踏上通行承载使命,以畅通的运行能力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撑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次战攻坚注入宣汉公路力量。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