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为生态绿色发展提供新标杆

发布时间:2019-12-24 10:31:21 推广 来源:解放日报

当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已全面展开。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在聚焦“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如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并贯穿于全过程、覆盖于全区域是一个重要命题。

三个效应的高度统一

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组成的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70万。区域内河网交错、湖荡密布,全长57.2公里的太浦河横贯东西,既是太湖的泄洪通道,也是上海和嘉善的饮用水源;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江苏吴江,南北穿越而过,全长42.7公里。

国务院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批复中强调,要“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从该方案制定的“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战略定位以及区域发展布局、发展目标、发展路径来看,核心要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来构筑具有强大推动力的一体化创新经济体系,二是如何推进高水平的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归纳成一点,就是如何来建设一个环境、经济高度协调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应的高度统一。

从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例如,环境功能不协同。这是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示范区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区划、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关键所在,也是支撑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备环境基础。

又如,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管理水平不高。环境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流域性、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格局尚未形成;环境监管还停留在各自为政的点源污染监管模式上,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性、区域性统一监管模式尚需探索。

此外,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建设“生态绿色新标杆”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流域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协调,粗放的生产方式依然存在,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集中落实重大改革措施

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环境功能,决定了示范区的环境敏感性。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思维,走出一条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成为新发展理念的试验田、“两山论”的实践区。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在多规合一中,要注重环境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在明确环境功能区的前提下,确定四类主体功能空间,规划城市、产业、农业、生态等空间,划定三根红线,规划环境和经济高度协调的国土空间布局。

二是注重绿色发展。严格环境准入,建立环境负面清单和核准清单,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创新业态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并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议在全国率先推行绿色GDP核算机制、碳足迹评估机制等。

三是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构筑生态环境屏障,将污染治理和自然恢复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点源、面源的联动控制。同时,系统研究提升人流、物流、信息流、能流、水流生态化水平的实现路径,不断提升区域环境和经济的承载力。

四是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要建立完善区域生态环保法律制度,统一监管要求、监管标准,建立全流域、全区域、全天候的“天地一体”智能化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督污染、监视环境、感知自然。同时,落实承载力基础上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物总量交易制度。

五是强化生态环保的支撑体系。要建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在示范区特别是先行启动区积极搭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技术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等先进技术导入、运用和研发平台。同时,率先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制度,研究“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实现方式,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六是全面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要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等,让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在示范区蔚然成风。

总之,示范区应该加大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创新力度,集中落实、系统集成重大改革措施,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乃至全国的生态绿色发展提供新标杆、新方案。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