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罗芮雪)廖家镇位于天府之国腹心地带的崇州市东北部。全镇五河穿境,是名副其实的“川西水乡”,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得黑石河、龙岗河所滋养,这里可谓人杰地灵,涌现出十多名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人物。就近现代而言,就有彭云生、郑家相、杨靖孚、周光炜、周先慎、榴红、熊文愈、宋益清、张肇贤、施权新、张伯龄等(其中,彭云生有“蜀中大儒”之称)。近年来,四川崇州廖家镇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才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因人才赋能,让这个在水乡文化浸润下的川西小镇翻开乡村振兴新篇章。
9月27日,廖家镇举办“我爱我家·智汇廖家”——人才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并发布了《廖家镇“乡村振兴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这是廖家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廖家镇党委书记杨婷介绍,近年来,廖家镇通过吸引人才回流与培育本土人才两条路径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并持续推进人才回流与产业转型有机融合,给乡村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凝聚更多人才力量,激发乡村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次,我镇发布《‘乡村振兴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的意义重大,也是再次吹响了对全镇乡村人才总动员的号角。”杨婷说。
参加此次活动后,崇州市人大代表、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廖家木雕”传承人之一、成都龙马古建筑园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冬林深受触动。近年来,陈冬林通过举办木雕现场创作大赛,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文化,创新人才培养,并以“非遗”与传统文化助力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为打造乡村经济新形态样板区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认为,乡村振兴最大的困境乃是人才的匮乏,特别是像他们这种古建木雕技艺方面的传承人则更少。他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人才库”的平台作用和资源优势,通过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乡土人才。“乡土人才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创新创造,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活力源’‘加速器’。”陈冬林说。
活动中,廖家镇新乡贤代表、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四川省红色文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林作了《凝聚乡贤力量 共促家乡发展》的主题发言。吕林强调,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靠资源。今年7月,国家九部门联合发文,鼓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就是要引导优秀人才回归家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开发乡村建设人才资源,探索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路子。而乡贤,正是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乡村振兴,离不开乡贤的力量。
落叶归根,情暖故土;造福桑梓,泽被乡里。
据悉,2018年,吕林在家乡领导和乡亲们的感召下,回乡创办习风堂书院,助力家乡建设。在书院所传播的正能量影响下,当地群众自觉抵制落后文化侵蚀,形成了民风淳、人心齐、重德讲信的良好风尚,书院成了家乡群众的精神家园。在吕林创办书院的带动下,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高涨,精神风貌不断提振,更有了精气神,从而带来了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在习风堂书院的基础上,全兴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进社会资本,发动群众参与等方式,建成了占地240亩的“军魂永恒”主题公园项目,并植入文化体验、户外拓展、生态采摘、特色餐饮、电商中心等业态,成为廖家镇乃至崇州市的一张靓丽的红色名片。项目自建成以来,已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实现营收500余万元,为当地群众创建就业岗位47个,入股分红群众达200余户。2021年9月,廖家镇为全兴村9名项目合伙人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并会同崇州市人社局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签订了地校合作协议。目前,基地已获评四川省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四川省乡村振兴教育示范基地、崇州市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崇州市科普基地、崇州市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被成都市委组织部列为成都市首批15个党建主题公园之一;基地所在地全兴村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成都市党建引领示范社区、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成都市3A林盘景区。
据廖家镇党委书记杨婷介绍,下一步,廖家镇将紧扣崇州市委“1357”工作总思路,着力抢抓大青城古镇文旅产业区发展机遇,坚定“整镇推进、片区开发、一村一品、全域振兴”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一线带动、四区协同”(成街快速路产业经济带动线和小河子片区、十里春风片区、东部湾片区、明珠片区)产业空间格局,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力把“川西水乡·木艺廖家”美好愿景转变为现实图景,为崇州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智慧韧性的郊区新城展现廖家作为、贡献廖家力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关键之关键,还是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此次活动,廖家镇为全镇40名首批“乡村振兴优秀人才”获评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并聘请新乡贤吕林为“廖家镇乡村振兴顾问”。获评同志在交流发言中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廖家镇“乡村振兴人才库”为平台,进一步汇聚与发挥乡村人才的作用和力量,积极参与“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共同规划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回乡,赋能乡村。
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共同见证了《全兴村村规民约》的发布。据全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玉平介绍,该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制定《村规民约》等为抓手,弘扬时代新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提供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