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王俊)近年来,蓬溪县全面落实稳岗就业政策,坚持“三微”举措助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县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15516人,较去年同期增长4.4%,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至少1人稳岗就业目标。
微服务:牵线搭桥 转移输出一批
“终于可以走了!有事做才不慌。”脱贫农户胡某激动地说。2月底,两辆搭乘38名脱贫劳动力的专车从蓬溪客运站出发前往广东。
蓬溪县针对脱贫群众制定专项方案,形成年度任务清单,精准掌握其工作流向、擅长技能、就业服务需求等信息,建成脱贫劳动力实名制数据库,并每季度动态更新。依托省内外对口帮扶政策,建立省际供需对接、健康互认、运输直达多项服务机制,通过组织专车专列等方式,优先为有集中外出务工需求的脱贫群众提供外出务工服务保障,对集中输出就业的脱贫户给予交通补贴和400元/人的求职补贴。今年以来,累计帮助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15516人,其中省外返岗务工2523人,按政策给予一次性交通补贴合计64万元。
微联动:夯实平台 就近就业一批
“一般情况下,我们有订单出来,第一时间考虑脱贫农户,因为他们,比其他农户更加需要工作。”琪英菌业的副总经理唐总介绍说。琪英就业帮扶车间累计帮扶周边脱贫户、村民200余人就业,农户们月收入3000元左右,上班打卡,下班回家,挣钱顾家两不误,其乐融融。
就业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蓬溪县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和政府投资、以工代赈等项目吸纳脱贫劳动力,县财政投入资金132.48万元,按照400元/月·人标准为各村设立临时性岗位276个,切实完善对半劳动力、弱劳动力的兜底安置。鼓励企业或合作社与农民工签订代工协议,联合打造“爱心车间”“车间进户”等灵活就业新模式,设立车间、作坊16个,吸纳脱贫户260户,户月增收1800余元。以“理论+实操”“培训+就业”的方式,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120人,发放交通食宿补贴8.15万元。深入企业进行用工对接,成功帮助728名脱贫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微投入:完善机制,帮扶带动一批
蓬溪县民欣香桂有限责任公司,在4个脱贫村建成香桂种植基地610亩,免费为当地农户发放种苗42万株,价值80余万元。
陈善堂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群力乡、鸣凤镇脱贫村收购农户的丹参、桔梗等中药材,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0%。
一支竹篙难渡海,众人拾柴火焰高。蓬溪县持续用好返乡入乡创业22条措施,出台《关于回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设立创新创业担保基金500万元、引导基金100万元,支持农民工等群体返乡下乡创业,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70万元。全面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鼓励龙头企业流转脱贫户土地、山场,通过“传、帮、带”引导脱贫户发展产业。建立鼓励农民工村干部领办创办村集体经济项目奖励办法,县财政每年拿出20万元奖励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先进个人,明确可将集体经济收益的10%至15%作为激励报酬。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就业帮扶示范基地16个,吸纳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316名,辐射带动就业1000余人。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