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魏家明)“川渝通办”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安排,是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协作样板的务实举措,也是持续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改革工作的有力抓手。大竹县“三突出”举措推进“川渝通办”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强化双核联动,推进合作项目(事项)落地走实”被省政务服务中心评选为“川渝通办”优秀案例。
突出“川渝通办”标准化。倾力打造“川渝通办”便民服务体系,破除空间壁垒,推动川渝毗邻地区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梳理我县“川渝通办”事项226项,万达开川渝特色通办事项9项,开设县本级“川渝通办”专窗,为企业群众提供“全程网办”、线上线下联办、异地代收代办等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川渝通办事项1万余件,办理提速率达80%,满意率达100%。
突出“川渝通办”规范化。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按照“应减尽减”的原则,不断在“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上下真功夫,逐步取消200余项审批环节,最大限度的压缩办理时限,已实现所有行政许可事项提速达60%。“企业开办一件事”由过去60个工作日、跑动6次、6个环节、递交材料15份,缩短至1个工作日、跑动1次、1个环节、递交材料5份;“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由过去20个工作日、跑动5次、4个环节、递交材料6份,缩短至1个工作日、跑动1次,2个环节、递交材料2份。同时,规范服务行为,严格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构建多元化的政务服务监督评价体系,改善工作人员作风,截至目前,在各办事窗口投放“好差评”评价仪100余台,设立评价事项1200余项,累计收到评价23万余条,好评率达100%。
突出“川渝通办”便利化。在县政务中心设立重大项目服务专区,实现公司注册、项目立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水电气信联动报装等100余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区办结”,加强审批专员与经开区项目代办人员的工作对接,为重大项目审批开辟绿色服务通道,着力解决渝企来川办理事项时“来回跑”问题。积极推行视频核查制度,将之前传统的现场勘验转变为视频审查,变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为“屏对屏”,既提升审批效率,又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积极为企业群众提供“网上办、帮代办、预约办、延时办、邮寄办”的“五办”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更加多元、高效、便捷。截至目前,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帮代办100余次,预约办理200余次,延时办理600余次,按时办结率达100%,办理提速超60%。
“川渝通办”便民举措,让服务不仅有了速度,更有了“温度”,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少企业感叹,“川渝通办”集成改革提供的是快捷和便利,体现的是责任和担当,践行的是初心和使命,收获的是感动和喜悦,解决的是急难和愁盼。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