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蒋良远)开江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要决策,秉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理念,通过健全机制、优化环境、搭建平台等方式,不断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卡点难点堵点,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有市场主体25139户,其中企业5966户,个体户19173户,2022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3.1亿元、增长2.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1.2%,居全市第2位,创造税收3.2亿元。
一、创新“三大”改革机制,破解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弱项
以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为引领,整合各方力量,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多方联动,共同服务好民营企业。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坚持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和具体职责,形成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召开领导小组会议2次,专题会议6次,及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印发《县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明确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直接联系1家民营企业,其余县级领导每人直接联系4家民营企业,定期深入企业走访座谈,听取意见建议,目前已为四川信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省胜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民营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16个。三是建立权益保护机制。持续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不断增强企业法治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目前已开展20余次。统筹全县律师力量,为30余家企业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组建公益律师顾问团,开展法律体检130次、法律咨询135场次、法律知识讲座100余次。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全面梳理“首违免罚清单”92项,对首次违法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200余户市场主体实行免罚。开展“春雷行动2022”“铁拳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案件370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1件,省市监局通报典型案例6件。
二、优化“三种”改革模式,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难题
坚持“思想放开、政策放活、路子放宽、环境放松、扶持发展”战略,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培植重商、亲商、兴商、安商的发展环境。一是龙头培育“利企业”。引导天源油橄榄、红土地、莉丰电缆、勇达服装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持续帮扶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恒佳网络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天源油橄榄、红土地等2家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莉丰电缆、勇达服装等4家企业获评市级技术中心,开江县荣获全省工业和技改投资工作先进集体。二是简政放权“提效率”。大力实施审批服务“五大提升”行动,推行零跑腿、零距离、零障碍“三零”服务模式,办结时限压缩80%以上,企业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企业服务“1个工作小时注册开业、2个工作日获批不动产产权证、3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三是精准政策“惠民生”。制定出台稳经济增长33条、助企纾困12条、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20条等措施,运用“退、减、免、缓、延”等政策措施推动民营企业稳步前行。2022年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期贷款5.1亿元,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7000余万元,缓缴职工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等保险200余万元,减免承租国有房屋企业租金1800余万元,发放水电气补贴260余万元、就业稳岗补贴370余万元。
三、搭建“三大”改革平台,破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短板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人才引进、产品销售等难题,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想法子、搭台子、给路子,创新搭建银企对接、人才引育、企业交流“三大平台”,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一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紧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暨融资对接会,签订融资协议16.2亿元,发放贷款5.41亿元。通过“天府信用通”平台签约贷款9.7亿元,通过中征应收账款平台融资3.46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余万元,免收投资保证金500余万元,助企平稳有序发展。二是搭建人才引育平台,破解企业用工难。将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纳入“达州英才计划”引才范畴,2022年赴高校引才行动为信连科技等2个企业发布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临床医学等专业岗位需求14个,招聘人才100余名。统筹县农业农村局、县经信局、县司法局等部门的核心技术人才资源,开展“夜校培训活动”10余次,为民营企业培养企业管理、农科知识、法律维权等人才500余名。三是搭建企业交流平台,破解产品销售难。组织四川汉麦克有限公司等8家民营企业参加“迎春购物节”“广交会”“第四届进博会”等推销活动,2022年累计签订销售合作协议36个,达7300余万元。创新推行农超、农校、农企结合模式,采取设立专柜、开展厂家直销、代理、代销等多种合作方式,引导县内各大商场、超市积极采购和销售县内民营企业产品,目前,已有纯正豆制品厂、宝源白鹅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民营企业的豆笋、板鸭等特色产品入驻大润发、世纪隆、名人等大型超市,累计年销售额达350万元。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