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魏家明)大竹县“春雷行动 2023”开展以来,始终坚持“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条块结合”的执法理念,依法查办了一批大要案件,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秩序。共出动执法人员4115人次,检查养老机构、学校食堂、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餐饮单位等重点食品安全经营主体306个,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82家,检查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21家,检查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9家次,检查重点工业产品销售企业家285次,开展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6批次,检查药店、诊所、医院、超市等重点涉疫物资经营场所584家次,监测网络电商平台(网站)153次,监测广告217条次,开展协作执法4次。共查办违法案件346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案件8件,省局通报典型案例5件,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挂牌督办案1件,案值金额640.19万元,罚没金额174.98万元。
聚焦机制创新,强化“春雷行动”综合保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基础上,通过工作机制创新、联动机制创新、容错机制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与政策供给,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工作机制创新。省、市动员部署视频会结束后,局党组主动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书记、县长高度重视,亲自批示,形成了“主要领导主动过问、分管领导主动部署、市场监管主动协调、部门乡镇主动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二是联动机制创新。“春雷行动”不仅是部门行为,更是政府行为,不是市场监管部门的“独角戏”,而是众多部门的“合奏曲”。查处经营掺假掺杂牛肉案时,该案案情复杂,案件时间跨度长,地域范围涉及四川、重庆多区县,涉案人数达20余人。与公安、检察、商务、街道办通力协作,攻坚克难,历时4个月,辗转3000余公里,形成案卷5000多页,公安提起公诉19人,形成“1+11+N”联动执法模式。突出区域协作,制定了2023年川渝万达开地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举措责任清单,建立了川渝八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签订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与梁平、垫江、邻水等区县协同查办了知识产权保护案件4件,案值10.2万元。
三是容错机制创新。强化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由“严罚式”向“容错式”转变,让经营主体不因“小错”影响生存发展。制定了园区“三单”执法方案,即园区执法计划清单、检查备案清单、企业容错清单,减少重复执法和多头执法。市场监管领域“进一次门、查N件事”的执法方式,获得企业的广泛认可。办理“首违不罚”案件6件,处以警告的案件60件。今年新办经营主体5068户,个转企已完成274户,累计达45283户。
聚焦重点领域,护航“市场竞争”公平环境。全局上下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压力最大”的突出问题,结合党委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行业,加强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全链条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
一是重拳出击。重点针对新冠病毒防治药品、医疗器械品种,排查处置经营使用环节的风险隐患,开展药品重点品种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和医疗器械重点品种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依法从严查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共查办案件86件,罚没15.11万元,万元以上案件7件。
二是强力震慑。严肃查处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以食用植物油、蔬菜制品、进口冷链食品、酱卤肉、特殊食品等为重点,严厉打击“两超一非”、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共查办案件152件,罚没71.61万元,其中万元以上案件32件,移交公安机关案件7件。
三是利剑出鞘。以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电线电缆、建筑用钢筋、水泥、化肥、消防产品、燃气具、电动自行车、烟花爆竹等为重点产品,突出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和销售门店等重点流通领域,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共查办案件42件,罚没22.88万元,万元以上案件3件。
四是严查严处。紧盯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冬季旅游景区客运索道、主题公园大型游乐设施、人员密集场所电梯和医用氧气、液化石油气充装场站等重点设备和关键部位风险隐患,在人员密集场所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创新推出特种设备“1+N”信息公示制度,在消除隐患的同时,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共查办案件8件,案值3.95万元,罚没22.10万元,万元以上案件5件。
五铁腕治乱。严厉打击“两节”期间热销产品假冒专利和商标侵权行为,积极开展川渝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协作,持续推进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整治,严厉查处侵犯酒类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共查办案件19件,案值2.99万元,罚没1.67万元。
六是持规结合。重点查处经营活动中的市场混淆行为,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商业诋毁行为,利用虚构“用户体验”“权威文献”及发布“软文”等方式开展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查处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教育培训等领域虚假违法广告行为,网络交易经营者未经信息公示开展经营活动,以及网络交易平台不履行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核验登记义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办案件45件,案值28.78万元,罚没41.62万元。
聚焦行为规范,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信心。打击市场监管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既要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又要起到“查处一个案件、警示一个领域、规范一个行业”的综合效应。
一是强化培训。采取建好“现场课堂”、办好“专家课堂”、用好“指尖课堂”等方式,邀请高校教授、专家学者、行家里手等来大竹举办辅导讲座、开展把脉会诊、进行现场交流,不断提高企业品牌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生产工艺流程改进的能力,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科技含量。
二是强化约谈。通过行业提醒告诫会、现场发放告诫函、曝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行政约谈等形式,约谈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房地产广告等行业共计20余次,成功规范房地产广告业,杜绝房地产广告无底线营销宣传。
三是强化示范。外卖业因其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春雷行动”中强力整改该行业,该行业采取“把好入网审查关、把好食品配送关、把好放心消费关、把好食品浪费关”“四个关口”模式,主动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网络用餐食品安全,树立起良好的行业示范作用。
大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强化执法力度、创新监管举措、增强服务效能,持续推进民生领域“铁拳”执法行动,坚决守牢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树立崭新执法形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