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蒋坤明)为适应新时期人大工作的要求,营山县渌井镇党委在办公场地紧张的情况下设置了渌井镇“人大代表之家”,两间办公室、一张大木桌、十来把椅子、一个饮水机,以及资料柜、制度牌、公示栏等。规模不算大,设施一般化,代表可以在这里学习办公,处理代表建议等方面事务,因为有这么一个“家”,才将渌井镇64名人大代表和广大选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建一个“人大代表之家”并不难,如何让这个“家”真正发挥作用,才是渌井镇建“人大代表之家”的初衷,它是人大代表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在振兴乡村路上为民排忧解难、为民谋幸福的第一窗口。过去,渌井镇人大没有专门的场所用于镇人大集中开展工作、组织活动。“人大代表之家”建成后,渌井镇人大代表找镇人大反映群众意见建议时,都可直奔“人大代表之家”。同时,立足镇情实际,镇人大明确赶场天作为代表接访日,依托“人大代表之家”组织代表积极开展探讨、交流,或者组织代表下村入户进行走访,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截至目前,代表到“人大代表之家”充电学习30余人次,开展宣誓活动1次,收集民意10余条,反映因征地拆迁引发系列矛盾、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5个,代表及时转相关站所、村社办理,5个问题均得到了解决。为确保“人大代表之家”各项工作、活动持续健康开展,镇人大代表之家以“为代表建好家,为人民行好权”作为建家宗旨,明确了人大代表权利与义务,制定了《“人大代表之家”工作职责》《“人大代表之家”工作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每名人大代表要联系选民或群众3名,每季度至少联系走访1次。同时,要求每名人大代表参加集中学习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集中视察调研活动不少于2次等等。
渌井镇人大办公室唐卿尧介绍:渌井镇“人大代表之家”坚持轮流值班,随时接待人大代表及来信来访的选民群众,办理人大工作相关业务,一些人大代表来镇上办事时,都可到“家”里坐一坐、喝杯水、交流交流感情,真正做到“人大代表之家”既是代表们的“娘家”,更是选民群众的“小家”,实现了一“家”建成,万事俱兴的效果。
渌井镇人大主席张珊说:镇“人大代表之家”为群众多办成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相信群众对人大代表的信任度会越来越高,希望在以后不用镇人大专门发通知、提要求,群众也知道有了难事遇到困难可以找人大代表反映,到“人大代表之家”讨说法、找答案,寻求解决办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