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蒋云波 李昕荣)为丰富支部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形式,充分运用渝广廉洁教育环线,4月8日、9日,中共华蓥市安丙小学联合支部开展了以“赓续红色血脉,永葆教育初心”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4月8日上午,支部所有党员和非党员管理人员赴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陶行知纪念馆参观,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牢记立德树人神圣使命。
走进展览馆映入眼帘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名言,这是陶行知亲笔题写赠给新安小学师生的名言,仅仅十二字,却能感受到陶行知先生一生为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进入陶行知纪念馆,首先就看到行知先生的雕像,雕像下是毛泽东主席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大家不禁对陶行知先生表示由衷的敬佩。
在参观学习中,大家从他少年求学到励志教育救国,从他提倡教育改造到平民教育,从他普及教育到工学团运动,从他国难教育到出国宣传抗日中看出,他以一颗仁爱赤诚的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扫除了大批文盲,为教育事业树立了好榜样,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思想主张,他对教育执着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2023年4月8日下午,支部所有党员和非党员管理人员到渣滓洞、白公馆,重温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岩精神洗礼。
大家怀着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先后参观了渣滓洞和白公馆。渣滓洞内有牢房、审讯室、看守所长室,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审讯台、铁锁链、竹签、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陈列馆看到一组组陌生的名单,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便是一堂最为生动的党课,不需要什么语言,坚强的先烈,优秀的革命战士对共产主义的崇高追求所做出的行动便是最好的语言。上百名烈士生年不同,但是卒年确是一致的——1949年。那时候的革命志士满腔热血,不畏牺牲,“爱国奋斗、团结奉献”,他们把红岩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大家仿佛看见了一批批英勇的革命先烈走完他们短暂而绚烂的人生。先烈们为了解放新中国,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牺牲。大家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把安丙小学“博学教育”引向深入。
2023年4月9日上午参观了“红色三岩”中的两岩是曾家岩(曾家岩50号周公馆、桂园、特园)和红岩(1945年改为“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
深入了解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的地下斗争史,学习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在逆境中艰苦朴素、为革命坚持到底、战斗不息的精神,重温以“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为基本内涵的红岩精神。
纪念馆二楼展馆里陈列的珍贵资料展示了在艰苦的条件下,革命先烈们同敌人展开斗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伟大情怀。同志们这里驻足良久,观看革命遗物,抚今追昔,爱国历史情怀悄然而生。
纪念馆三楼展馆展示了一些令人可敬的历史人物故事,他们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过多地暴露于人前,但他们却是南方局,甚至解放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们有“为国捐躯心不忧,惟愿正气永长留”,越狱救党的谢育才;有因叛徒出卖,愿为整个中华民族儿女留些正气而誓死不能转变的革命烈士张文彬;有成功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任机要速记员,被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情报战线上的女英雄沈安娜等。
所有同志认真参观,面对承载着辉煌历史记忆的老建筑、老照片及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和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革命传统。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培育和形成的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两天党日活动后,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会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继承党的优良传统,要以“红岩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优秀党员,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汇聚各方力量,把安丙小学“四作为”党建品牌创优创响。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