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大竹县:管好用好耕地 建好守好粮仓

发布时间:2023-03-13 10:05: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覃鑫)食为政首,地为根基。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一直以来,四川省大竹县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力守好竹乡人民的“饭碗田”。

“要充分发挥田长制作用,级级发力,才能攥紧拳头保护耕地,科学利用耕地。”3月2日,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级田长王全兴到朝阳乡仁寿村进行巡田视察活动,深入现场调研,指导督促推动田长制落实情况、耕地进出平衡工作推动情况。

“管”好农田,实现田长管理全覆盖。坚持“每块田都有人管”的工作原则,全覆盖制定“田长制”工作方案,按照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耕地保护“田长制”管理体系,明确“守田人”。大竹县已设立县级田长31人,乡级田长332人,村级田长312人,组级田长(网格员)2438人。依托“天、空、地、人、网”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构建四级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将耕地保护责任逐级落实、落细。

“护”好耕地,实现总量动态平衡。丰收离不开辛勤的耕耘,更离不开对耕地的守护。作为耕地的“守护者”,“田长”巡田打通了耕地保护监督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各级田长们在耕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行为,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控制耕地流出、引导优质耕地流入、规范耕地进出平衡实施,切实保护群众权益。建立耕地进出平衡动态监管机制,定期开展分析预警、核实整改、检查考核。

自“田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各级田长按照要求定期巡田,落实耕地保护工作,实现管理全覆盖。针对发现的问题,辅助责任单位按照要求及时整改到位,县、乡、村、组四级切实履行田长制工作职责,深入田间地块落实真巡查、真制止、真报告、早处置,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真正做到了守住“饭碗田”。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