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街道

“海绵城市”让广安经开区更宜居

发布时间:2023-03-10 15:39:4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张施施 梅俊杰)近年来,广安经开区在推进公园绿地、市政道路、居住小区等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海绵城市生态理念落地方式,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方位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宜居性、包容度,城市生活空间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公园绿地是海绵城市中容量大、吸水率高的“海绵体”,如何进一步增强这些“海绵体”的“弹性”,让城市畅快吐纳呼吸,真正回归自然?走进景色宜人的海棠溪公园,随处可见下凹绿地、植草沟等绿色生态设施,雨水经过海绵设施的转输、收集与存蓄,真正实现自然下渗、自然积存与自然净化。

“海棠溪公园通过海绵城市生态手法的渗透包容,在地形塑造时尽量实现雨水自然排放,充分利用下凹地形滞蓄消纳径流雨水,并在人行跑道两边等局部开敞空间合理采用透水化设计,进一步削减雨水流量与污染物。”广安经开区住建交通局城建科梅俊杰介绍,该公园在绿化配置时注重发挥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功能,积极营造水生植物生境,充分发挥海绵体的污染物削减能力,进一步改善水质。此外,与传统绿化景观中常见的石材地面不同,公园内选用的是高渗透性的透水混凝土、陶土透水砖和承载式植草地坪,这些材料是“会呼吸的场地铺装”,便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同时也易于蒸腾、释放土壤中的水分。水流潺潺,清风飒飒,草青木秀,海绵化的海棠溪公园别具一番生态与惬意。“渗蓄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生态美丽的公园绿色空间,在位于奎阁街道的临港新城∙美好家园,通过“景观融合”的格局正在成就美丽宜居的海绵型小区。

据了解,临港新城∙美好家园小区2018年7月开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景观营造手段因地制宜地利用地形植入海绵要素,同时与整体的景观空间关系、路网关系、植物关系进行合理化的组合衔接,将海绵设施与小区景观环境完美融合。“小区景观道路、中庭小广场等多采用渗透铺装,建筑雨落管断接、转输植草沟、道路侧石开口......这些常规海绵措施技术将在小区内得到普遍运用,充分营造小区自然、舒适、宜居氛围。”广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安经开区还将聚焦示范区域创建、示范项目创建等,认真做好项目设计审查,强化现场督查与服务指导,将“海绵智慧”融入城市建设的自然生长脉动间,切实发展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实效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令靓丽风景在广安经开区刻绘铺展得更加生动。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