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勇于担当做一名合格的支队长

发布时间:2019-08-01 08:49: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王金万)2017年4月25日,根据组织安排自己到区安监执法支队工作,从原区安监局到安监执法支队,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一个新的起点。从区安监局的工贸安全监督管理科到区安监执法支队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区安监执法支队工作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宝贵经历。在自己到乡镇、企业、安办、安监局工作快三十年的工作中,我与乡镇、企业、安监局的领导和同志们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深知乡镇基层工作的不容易、到企业发展的艰辛、到安监战线工作的责任。无论是在乡镇、企业和部门工作,自己从学识到能力我还有很大差距,工作确实有压力和差距,这种压力和差距告诉我也警醒我,当一个优秀的、合格的支队长确实不容易!

要有过硬政治。作为一名基层公务人员,此前我在乡镇、企业、单位业务科室工作时,只涉及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几个企业,业务比较单一,视野不宽。现在工作环境变了,业务范围宽了,要求更高了,责任压力更大了,这迫使我要更加刻苦地学习,学会从政策上考虑问题,从全局上观察问题,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分析问题。

作为班子成员之一,是主要领导的直接助手和配角,虽不是决策者,但负有为领导决策和落实决策做好服务工作的责任,自己面对面的是当地群众和服务对象,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工作的初心,只有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才能体现工作的价值。服务的方面很多,如调查研究、提供信息、审核把关、提出建议、沟通协调、督促落实,就必须具备提供优质服务的政治素质和能力。要具备这个素质和能力,就必须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学习。

要有勤奋工作。生命不可复制,事故可以预防,应急挽救生命,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事在人为,只要合理安排,完全可以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学习也是为了做好工作,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事务主义,每天必须多看材料,重要的信息和想法要随时记下来。没有现成材料时,要主动去问、去找。如需向领导报告的信息,还要提炼和归纳。安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安监人必须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生命最宝贵,安全大于天,任何时候都能以饱满的热情领受任务,执行使命。所以,懒人做不了安监人,安监人不能偷懒,自己做到了坚持二十年如一日。

要有严谨办事。安监工作最忌浮躁、想当然、想不到、做不到、不会做。任何闪失和疏漏,不单是经济损失的问题,而且是人民关天的大事、难事、要事,轻则影响一个家庭支离破碎,重则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不能有任何闪失,办事要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因事多而畏难,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繁而外推。对一些重要和敏感的问题,更不可掉以轻心,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领导批示的精神,审核把关过程实际上就是履行配角职责的过程,因为审核中研究、分析的问题,都是领导决策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和必要依据,如果工作没做完,心里总是不踏实。因此,安监人要尽可能把问题想在前头,把事情做在前头、把事情落实在前头。

要有摆正位置。配角要做到帮忙不添乱,不越权、不越位,这是对班子成员的起码要求。在领导同志身边工作,接触各部门、各地方的机会很多。根据领导的批示和授权办事,一定要把位置摆正,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事。人家出于对工作的重视和对领导同志的尊重,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态度也很客气、和蔼。办事要讲章法,作为配角,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觉得身价不凡,很了不起。

不要以权谋私。在有的人眼里,在支队长工作岗位一定是“神通广大”“一呼百应”。这种看法绝对是误解,但它倒给在自己敲了警钟。如果说从没有人找我“说情”或“办事”,也不是事实,但违规的事我不会去做。为此,我给自己定了一条戒律,即不贪权、不贪财、不越轨。入脑人心,敲响警钟,时刻以“三不”警示自己。我认为,看重名利的人不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就是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要做到立身正直,经得起名利的诱惑和冲击,一旦思想放松警惕,就很容易掉进腐败的泥坑。

分工不要分家。区安监执法支队是区安监局的二级单位,算是一个小集体,支队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大队人员的年龄不相上下,只是有的同志工作时间比较早一点,干安监工作一行,大多数同志相处那么多年,除了有时为工作中的某个问题有过争论,从未因个人之间的什么事红过脸。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但互不干扰;有分工但没有门户之见。当时,白天我们大家一起上班,而夜班是轮流值,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合作共事,工作上密切配合,从没有发生因不是自己分管的事就敷衍的情况。连续三年在以朱局长为班长的带领下,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力拮据的情况下超额完成非税收入任务,得予以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得予以各分管领导通力协调配合、得予以支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得予以企业的鼎力支持的结果,来之不易,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