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李博 报道)重庆市江津区政协副主席,李祖琪在今年重庆“两会”提案《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的建议》中介绍说,农村供水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津区已建成比较完备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但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呈现出一些问题。
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的基本情况 (以江津区为例)
农村供水情况。十三五”期间,全区共完成农村供水建设投资2.7亿元, 农村集中供水人口63.14万人。“十四五”开局以来,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投资已达1.4亿元,农村集中供水人口增加至107.92万人。目前,全区已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31个,其中城乡一体化4个,万人以上规模化工程33个,千人以上79个,千人以下15个,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0.34%,供水保障率达95%。
供水需求现状。国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将农村饮水提高到农村供水,目前,正处于“饮水”向“供水”的转变新阶段。从解决人的基本饮水,扩大到农村改厕、洗涤及发展产业的生产用水。对水质保障、水量提升以及用水的便捷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我区集中供水率需提高至92.54%;万人供水工程需占60%,千人供水工程需占75%;水质达标率需从51.88%提高至60%以上。
存在的问题,季节性水源保障不足
江津区70%以上的农村供水水源主要依靠小型水库、山坪塘等,其水源集雨面积小,缺乏调蓄能力。去年,龙华、李市等8个镇(街)都因水库干涸引发缺水而采取了应急送水措施。其中杜市镇因下八斗水库完全干涸引起4000多人缺水。
供水管网老化较严重 全区已建成供水管网2293km,但60%以上的管网均已使用10年以上。其中嘉平镇笋溪村、石蟆镇杨柳等地管网建成已使用15年,管道多为铸铁管,老化锈蚀严重,长期存在漏水、爆管等问题。
供水水质达标率不高 由于净化设施设备陈旧、净化处理不规范等多种原因,造成水质达标率偏低。2020年达标率仅为30%,2021年为51.88%,远低于全市66.23%的平均水平。今年1-5月,全区采样检测96处,46处不达标。
供水工程运营难度大 售水量低且水费收取较难。农村传统用水习惯尚未改变,除饮用水外,其他生活用水仍依赖于传统的水池、水井,每月使用量偏低,部分用户缴费不及时。采取“一事一议”的水价过低,收支难以实现平衡难。供水设施提升改造难。农村水价倒挂现象严重,企业没有能力对供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四是养护及运行管理难。主要是聘请当地村民在进行管理,年龄偏大、技术不高、缺乏专业管理能力。
为构建起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适应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此,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建议专题研究,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一是市级相关部门,加快推动重庆水务集团对供水资源的整合进程。二是建议将与重庆水务集团签订的《城乡供水合作及资产转让协议》中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纳入工作督查。三是建议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工作推进方案。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3-5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新建5-10座区域性中心水厂,同步完成信息化配套,全面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因地制宜,加快农村供水资源整合。一是对已建成的供水工程进行规模化整合。以“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将制水规模小、供水保障率低的水厂进行整合。二是对已建成供水工程进行规范化引导,逐步以城乡一体化、企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引导实行专业化运营;现有供水工程进行专业化运行管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营模式,使规模化供水工程逐步实现企业化、专业化管理;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可以逐步采取企业化管理,不具备企业化运营条件的由产权所有者组建专业化队伍或落实专人负责运营管理,从整体上全面提升供水工程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三是对新建供水工程探索采取依托市属国有企业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一体化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建管一体化的企业可以通过建设工程、经营大型水厂统筹小型、偏远地区的水厂,有效破解农村小型供水工程收支不平衡的难题,还可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四是加大大型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保障水源,筑牢风险屏障,为城乡一体化的规模化水厂建设和供水工程规模化整合提供高品质的水源安全保障。
强化监管,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全覆盖落实好“三级”检测。制定年度水质检测计划,对标对表最新检测标准,做到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全覆盖,严格落实供水单位水质“自检”、区水利局水质“巡检”、区卫生健康委水质“抽检”的水质三级检测体系。开展农村供水水质达标集中整治。针对水质问题制定“一厂一策”的整治方案加以整改落实,筑牢农村供水水质源头的安全屏障。定期开展从业人员业务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四是逐步配备在线供水水质监测系统,提升智能化监管能力。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