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

重庆市政协委员李麒麟:推进无障碍环境营造

发布时间:2023-01-13 00:11:1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报道)重庆市政协委员李麒麟在今年重庆“两会”提案《关于提高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调能力的建议》中介绍,2022年4月1日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开始实施。无障碍设施是无障碍环境营造的重要构件,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硬件,是人民群众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基本保障。重庆作为中国最具“立体感”的城市,无障碍环境营造的难度远高于其他城市。

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间,通过组织31名肢体、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及其亲友为志愿者,在轨道交通、公园、商圈、大型商超等公共场所对中心城区无障碍环境进行体验,开展调研,现将问题总结如下:

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之间无障碍设施衔接的问题。以轨道交通为重点,走访120余个轨道交通站点,发现轨道交通与机场、火车站、公交枢纽之间的无障碍设施衔接普遍存在设施风格不统一、设施之间无衔接等问题。以轨交站点内外无障碍设施衔接为例:走访的所有轨交站点内均配备了无障碍电梯,可正常使用。但部分站点进出站或进行转乘换乘时的无障碍电梯未配置或未开放。9号线蚂蟥梁站、江北城站、上湾路站未配置无障碍电梯,轮椅进出时只能求助工作人员进行人力搬抬;化龙桥站、保税港站、兴科大道站无障碍电梯长期处于维修或未开放状态。6号线状元碑站、长生桥站,环线体育公园站,3号线回兴站、红旗河沟站等其他10余个站点亦存在相似的衔接问题。

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配置不足,信息化使用指导薄弱的问题。部分公共场所无障碍信息标识配置不全,无法有效指引残疾人、老年人到达无障碍设施。部分采用智能自助终端替代人工服务的场景内,“低位台面设备”、具备语音输入功能、可进行屏幕放大等无障碍功能的智能自助终端配置不足或配置后未进行无障碍设备标识。残疾人及老年人在使用相关设备时周围未配备工作人员、未设置醒目的设备使用指导。

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信息反馈渠道缺失的问题。轨交站点内外的盲道被常闭防火门或栅栏阻断,少数站点闸机后有盲道,站厅内及站台外无盲道;公园、商圈内的盲道被窨井盖、停车墩遮挡,无障碍通道成为外卖骑手停车点;大型商场内部分盲道被特卖促销区占用等一系列无障碍设施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普遍存在。调研过程中残疾人、老年人群体普遍反映,遇到无障碍设施设置不合理、维护不及时、使用不便民时,“看脸色、遭白眼”等情况时有发生,投诉无门,无处诉苦。

如何提高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调能力李麒麟这样建议:

增设无障碍设施便民服务点,填补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之间无障碍设施衔接短板。不同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之间的无障碍设施受建设方、所有权人或负责人的主体差异,无障碍设施的配置难以一套设施一通到底。建议由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建设或运营主体牵头增设无障碍设施便民服务点——在无障碍设施的起始点及终点处,设置或加强语音及文字提示,强化无障碍标识,设置低台面服务台,放置标注了内部无障碍设施分布、全场、进出口等信息,及临近其他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具体位置,周边景区及重点公共服务场所信息,紧急求助电话等宣传内容。形成带有“立体感”的重庆城市无障碍出行风景线,让出行不便的残疾人及老年人群体共同享受高品质生活。

动员各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我市无障碍环境营造,助推无障碍信息化使用指导。2022年12月30日下午,成都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正式成立,其会员单位共180余家,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障碍相关学者、专家、残障人士、志愿者、企业、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此举值得关注,可借鉴学习。加大对我市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及各类社会资源、企业共同参与重庆市无障碍环境营造的动员力度,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广集民智。以“无障碍信息化使用指导”为切口,开展无障碍信息化帮扶领域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通过志愿服务,助推无障碍信息化在重庆的落地与发展,扮靓重庆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打造重庆无障碍信息化特色。

设立全市统一的市政无障碍设施问题申报渠道。建筑与市政工程等公共场所内相关无障碍设施基础量大,覆盖面广,使用频次偏低,带有特定领域的专业性。建议设立统一的城市无障碍设施问题申报渠道,面向全市公开,通过“线上接件、统筹派单、跟踪回应”等方式,由专业单位负责厘清相关无障碍设施的所有权人或责任人,敦促其进行实地查验及限期整改,对问题申报者给予及时回应,按季度将受理的市政无障碍设施问题总数及落实情况向社会进行公示。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