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2日开幕

发布时间:2023-01-10 12:18: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李博 报道)重庆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将于2023年1月12日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开幕,会期四天。

会议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实现“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中共重庆市委坚强领导下,广泛动员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凝聚共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而团结奋斗。

重庆市政协五届三十次常委会会议建议本次会议主要议程为:一、听取和审议五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二、听取和审议五届市政协常委会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三、列席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有关会议;四、协商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五、选举六届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六、审议通过关于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七、审议通过关于市政协常委会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八、审议通过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决议。

本次会议参会规模约1100人。一是出席人员。全体市政协委员。二是特邀嘉宾。邀请以下嘉宾参加开闭幕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全体在职市领导;住渝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专委会领导;驻渝部队军级单位、市纪委监委、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大学主要领导;老同志代表和重庆直辖后历届市政协副主席。三是列席人员。非六届市政协委员的住渝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非六届市政协委员的市委统战部负责同志,非六届市政协委员的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同志,非六届市政协委员的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非六届市政协委员的五届市政协常委,市委、市政府各部门领导班子中没有六届市政协委员的1名负责同志,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部分重庆市异地商会会长,重庆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代表,台侨特邀人士。本次会议扩大了列席人员范围,主要增加了在外地工作的渝籍代表人士、来渝投资兴业的代表人士、在渝工作的港澳代表人士等方面人员。我们还将邀请外国驻渝、蓉领事机构的代表旁听大会开幕会。

重庆市委对开好今年全市“两会”高度重视。市委袁家军书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市“两会”筹备工作情况报告,对开好市“两会”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原则同意市政协党组报送的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方案。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认真落实市委要求,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研究筹备事宜,加强对筹备工作的统筹,指导和推动大会秘书处扎实有效推进相关工作。2个多月以来,大会秘书处各工作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目前筹备工作正有序进行、进展顺利,能够确保大会顺利召开。

一是加强党对大会的全面领导。成立大会临时党委,加强对会议各项工作的领导。将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贯彻落实市“两会”中共党员大会精神,听取各委员小组审议人事事项情况汇报,研究会议期间有关重大事项等。同时,我们还将在有中共党员委员的委员小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和支委会,向其他没有中共党员委员的小组派出中共党员联络员,发挥党员委员的模范作用,确保市委的要求在会议中得到坚决的落实。

二是抓好会风会纪工作。大会成立会风会纪监督组,将全程对委员参会情况进行督查,严格请假程序,各驻地将对会风会纪情况进行适时督查通报,确保委员集中精力开好大会。会议专门制定了会风会纪工作规则,提出“十严禁”的换届纪律要求,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

三是认真组织大会发言及联组讨论。会议将紧扣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大会发言。届时,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到会听取意见,16名委员将代表党派、团体、界别和委员个人作大会口头发言。会议期间还将围绕“高质量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个主题开展联组讨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将到会听取委员的意见,与委员共商新重庆发展大计。

四是组织好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前已经及时发出征集提案的通知,动员市级各党派、团体、界别和广大委员为推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提案建议。九三学社市委会、民进市委会、农工党市委会、经济界别联合提出了《关于加快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大会已决定将其作为1号提案于18日召开现场办理会。广泛动员委员、特邀信息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在委员履职平台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五是抓好新闻宣传及会议简报工作。这次会议邀请了中央及市属主要媒体参与大会宣传,记者入住委员驻地进行采访报道,实行封闭管理。其他媒体通过信息化手段参与会议报道。已于2022年12月26日开始会前集中宣传报道,今天上午举行大会新闻发布会,1月12日上午开幕大会进行现场直播,1月13日下午,围绕“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庆实践”举行两场专题记者会。会议期间,及时将委员发言整理成简报,上传到市政协门户网站委员履职平台和移动履职服务平台;会后,将委员的意见建议整理后,报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六是抓好委员参会服务工作。大会组建大会秘书处,下设秘书、后勤、组织联络、文件起草、宣传、疫情防控、会风会纪及疫情防控工作督查、大会发言及联组讨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及简报、安全保卫及信访11个工作组,在5个委员住地设住地办事组,确保各项会议服务周到细致、有序有效。

五届市政协不断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五年来,市政协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三四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健全了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双周学习会”、文化月坛、委员读书活动为重要平台,在常委会议、党组会议、主席会议等政协重要会议、履职活动时,第一议题第一时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制度体系,推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以及政协机关干部学习全覆盖,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质量效果。同时,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2年,市政协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广泛开展“喜迎(庆)二十大•共画同心圆”活动,以“学讲话、增共识”“看成就、提信心”“强履职、做贡献”“重安全、促和谐”为主题,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十分关心关怀,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如浩荡春风激励着重庆人民干事创业。总书记有号召、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政协有落实。市政协根据市委工作部署,紧扣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先后围绕“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污水偷排直排乱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等开展重点履职活动,进行同心同向的议政建言、民主监督,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有力地助推了我市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创造高品质生活取得明显进展。

“渝事好商量”履职活动是市政协贯彻落实中央及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具有鲜明的重庆特色、创新特点。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的积极响应,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已建平台1千多个,参加活动的委员达2万多人次、参与群众5万多人,助推解决民生实事难事3千余件,成为政协持续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渠道,加强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为基层治理增添了政协力量。“渝事好商量”已经成为我市政协特色鲜明的履职品牌,其活动图片作为基层政协工作唯一案例在中宣部组织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果展中央综合展区展出。下一步,全市政协组织将进一步形成合力,擦亮这一特色履职品牌,提升影响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召开了中央政协工作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上、政协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会议,制定文件,下发责任清单。市政协按照市委要求,以“六个抓落实”为抓手,并通过调研督查和“回头看”,推动会议精神落地落实,推动我市政协工作创新发展。一是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二是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力量。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工作进一步落实,政协正在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四是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构建起覆盖党的建设、协商履职、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制度体系,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的“四梁八柱”已建立,同时以工作质量保证机制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制度落地落实。五是政协委员队伍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履职能力明显提升。六是区县政协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两个薄弱”问题明显改善,全市政协工作的整体合力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