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通讯员郁腾飞 刘林)近日,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党支部组织党员,团队及优秀员工和研究会会员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研究会党支部在会长苏醒,支部书记刘林、秘书长郁腾飞的带领下,以通过走访企业、组织学习会的方式,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展开全面学习,大家都积极发言,感慨良多。
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王文军:“火锅料理师”问世,真正推动重庆职教高质量发展
恰逢今年颁布的《中国职业大典2022版》,“火锅料理师”这一新职业工种正式问世,没想到也在当下成为网络热门的话题,近3亿的阅读播放量,负责人王文军非常兴奋,说中国800多万火锅从业者终于有了“从业身份证”,让自己倍感自豪,真正感慨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的情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教(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和三融(职普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这是非常经典的系统化观念。而火锅现如今不仅仅是重庆的美食名片,也是中国的美食名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对“火锅产业”发展非常必要,巴倒烫火锅从2020年起,就坚持“校企结合”理念来进行技能培养和人才孵化,是重庆最早最持续坚持的“产教融合”的企业,这条路巴倒烫会坚持地走下去。
接下来,重庆火锅技能型人才孵化将伴随“组织全国性火锅职业技能专项赛”、“组织筹建火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打造中国火锅文化小镇”三大任务来逐步进行,真正实现立足重庆特色经济,让更多人投入火锅这张重庆“美食名片”建设中来,全面带动“第三产业”的核心之一餐饮服务业全链条发展,重庆职教的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将真正落到实处。
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志勇:在保护中传承非遗特色,做好“传帮带”培养青年工匠
“党的二十大”举办期间,每天都在看节目直播,报告里提到了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其中包括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大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等。“我们做好我们‘匠人匠心’的美食烹饪工作,就是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只在口头表态不行,还要深入工作去实践。传承文化必须做好“传帮带”培养青年工匠的工作,其本质就是发挥青年人的工作主动性。当下疫情下,做餐饮相当困难,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创新。据调查,重庆火锅发展这么多年了,居然“红汤羊肉火锅”的烹饪技艺还只停留在武隆地区手工传承,根本没有实现工业标准化迭代。为此,潘志勇号召团队能人巧匠做好“武隆红汤羊肉火锅底料”研发工作,经过团队同心同力研发,“红汤羊肉火锅底料”已实现标准化量产上市销售,同时该烹饪技术标准已申报发明专利,真正助推重庆“武隆非遗美食”的地理名片获得独有的商业赛道优势。“今年的冬天,重庆老百姓不仅仅能吃清汤羊肉汤锅,也能吃红汤羊肉,这本身就是一种‘非遗传承和发展’,虽然疫情很严峻,我们思考就是把这一锅美味送到寻常百姓家里去。”“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对于年轻匠人培养很有帮助,吃的人多了,点赞的人多了,技术动力也就有了,这是塑造厨师匠人精神和信心的最好方式!”
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会员马勇刚:民族特色餐企要不忘初心,做好“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10月16日,重庆真伊顺清真餐饮有限公司的各门店员工通过多种方式观看了大会直播,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重要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真正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民俗文化餐厅,贯彻有态度的食文化必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企业稳定良性经营的前提。企业接下来“三大落实行动”,首先要加大培养各民族员工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力度,要不间断地教育培训,建设好各民族员工的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打造重庆特色的“一带一路”美食文化餐厅,通过丝绸之路清真美食这个载体,再通过民族歌舞的风俗文化和就餐客人互动,深入交往交流交心来增进各民族文化的相知相融;最后是企业需带领各民族员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奉献爱心帮助他人,让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疫情肆虐,餐厅经营遭遇诸多困难,但是自己这几年,在线上直播营销上找到了突破口,自己的清真底料售卖,清真屠宰场牛羊肉售卖以及加强单店的“清真美食”社区团购外卖外送,都取得一定成绩。“方法总比困难多”,“疫情吓不倒经营者”,在家门口传递“一带一路”美食文化需要的就是“身体力行”。
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研究会理事杨宗红: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食品匠人
“党的二十大的召开,给了我们这些从事生产的中小型企业一盏照亮前方的明灯。”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点赞了许多高科技创新领域”,让自己觉得把“科学技术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要素来抓”永远都不会过时。
“必须紧握‘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两个抓手来一起做,就要拿出非要做到‘鱼和熊掌都要兼顾’的韧劲,才能真正做到好的美食传承和延续。川渝地区的美食烹饪太讲手工工艺,大多无法市场持续性发展,这是当下许多餐厅厨师,食品调味师不够重视创新研发工作造成的。”杨宗红表示,“食品工业为什么不可以产生‘大国工匠’呢?”作为一家主营食品加工、研发、生产、销售,供应链管理,企业咨询管理的多元化科技企业,涵德生物于2018 年创立至今才不到4年,但已经是业界知名的“技术先行”的典范。
疫情下资金短缺,再艰难也要搞技术。涵德生物在与西南大学食品工业学院众多教授专家交流中,创新性研发出“益生菌发酵型”麻辣火锅、酸辣火锅、香辣火锅底料在今年这个秋天已正式上市。该底料不仅仅是能保持传统火锅底料“麻辣鲜香醇”的特色,而是真正在思考解决“重庆火锅”忌讳不敢谈的问题,“我们就是要实现一次性火锅锅底的‘真正厚重味’,杜绝传统火锅店老板的‘老油思维陋习’,它能保留每家火锅的独特风味,而且生产成本适中实惠,更有利于孵化和助力众多火锅商家规模化发展。”杨宗红表示,涵德人已做好了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立志成为“中国食品创新匠人”的准备。
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文化大师、知名学者邓向东:“二十大”后,食文化要塑造“真榜样”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通过这段时间对“党的二十大”理论的学习,更多地看到过去“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下完成的种种硕果,对未来“十四五”规划美好梦想的事实现充满信心。“疫情只是暂时的,党和国家的战略调控能力很强,经济恢复正轨是必然。”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的每一细项都高瞻远瞩,落子清晰,特别是提到“文化创新和民生福祉两者相结合,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石”这点很有卓越的眼光和历史意义。这几年在业界备受赞誉的“味国争光”平台,是资源平台、智创平台、社群平台、投资平台、能量平台、会展平台、流量平台、美食文化平台、乡村振兴平台、头部品牌设计平台、城市IP构建平台。平台汇聚全6000+名教授、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企业家、新媒体达人,科技新锐、社会精英和海外赤子,将共同携手起来,全方位深度交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踔厉奋进。作为一家全案策划设计机构,“味国争光”本质初心为餐饮食品行业献言献策,以共享共创共荣为舞台。
“我们能不能策划一个表彰活动,该活动旨在表彰为重庆美食文化产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和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推动重庆美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党的二十大提出百年梦想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奋发有为,勠力前行,努力奋斗。”邓向东认为,重庆火锅、重庆小面、重庆江湖菜是重庆的三大美食主柱,重庆美食,特别是重庆火锅的影响力全球观瞻。多年来,在推动重庆美食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优秀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企业。我们需要把这些“好人好事好贡献”以“公平、公开、公正、客观、科学”予以展示,真正挖掘“当代榜样模范”,彰显食文化的正能量。
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通过一起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相关文件,走访更多基层会员单位企业后,受益启发良多,真正体会到贯彻和落地“大食物观”这一神圣使命所在,这一任务艰巨而又美好。“一带一路,美食探路,文化先行”,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将加强文化研究与赋能,助推创新型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更多“大国匠人企业家们”走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我们相信这条路大有可为,也必将有可为。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