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华欣 报道)近年来,广西平南县认真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积极主动作为,突出“三个导向”,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平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绩效考评范畴,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狠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21年平南县收到的100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问题线索案件均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
生态工业发展迅速
一是聚力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加快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建设,全力打造生态绿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021年8月,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目前,时尚新区累计签约引进纺织服装项目253个、合同投资额近325亿元,现已开工建设项目115家、投产24家、试产10家、上规入统2家。二是全速推进建材行业整合提升,加快推动水泥、碳酸钙等传统产业向新型建材产业转型,开工建设丹竹碳酸钙产业园,推进沿江企业异地搬迁、技改升级、入园经营。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县工作取得成效。
2021年,平南县农田节水灌溉面积45.9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5%以上;累计建成虾田2.15万亩,投产面积1.37万亩,稻虾产业覆盖全县65%以上;全县31个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推广“微生物+”的生态养殖模式,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覆盖率达7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4.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
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2021年平南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优于自治区考核目标值3.2个百分点;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国家Ш类标准。加强建筑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秸秆禁烧等重点领域和平丹路、西江北岸沿线等重点区域管控整治,开展垃圾焚烧治理、烟花爆竹禁放、建筑扬尘治理、城市道路扬尘、烧烤餐饮油烟污染等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每年投入1.2亿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进行垃圾清运,覆盖全县21个乡镇(街道)296个行政村(社区)5217个自然屯,覆盖率达到100%,日均清理垃圾约500吨,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生态文化生活显著提升
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全力抓好乡村风貌改造提升,已成功打造镇隆镇马旦村良凡屯、平南街道平田村龙井屯、大鹏镇思乐村六垌屯、官成镇八宝村喜地屯、鹏山风貌示范带等一批乡村风貌示范点(带);目前,我县共有国家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9家,是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生态科技建设效果显著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完成城区12条主干道“白改黑”和无线WIFI全覆盖城区重点区域,切实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开通市政服务热线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反馈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问题100多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落实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项,2022年计划申报广西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3项。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2021年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90余人,柔性引进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技术团队等专家团队6个;2022年引进博士2名。
下一步,平南县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总目标,继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认真查缺补漏,全力抓紧抓牢创建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