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王军)今年以来,四川省华蓥市始终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创新,开通推行“一村一微”群众扫码申报渠道,有效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排查漏洞和死角,切实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村一微”听民声。以“人民阅卷·广安行动”为契机,以村为单位建立微信群107个,动员4万余名干部、群众扫码加入,实现“一村一微”信息平台全覆盖。明确镇村干部为信息发布、意见收集第一责任人,定期在村级微信群宣传脱贫摘帽后的帮扶政策、困难群众动态监测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等信息。组织开展入户宣传和申报演示,健全监测申报快速响应机制,乡镇、村信息员坚持每天登录系统,查看受理申报信息。今年以来,已公开群众关心关注事项2247条,收集意见群众意见建议3000余条。
“在线申报”拓渠道。不断拓宽困难群众反映困难及申请扶持诉求渠道,实行“线上快速申报,线下限时办理”,信息收集更方便快捷。充分利用网络快捷、直观、易操作的特点,通过在华蓥市政府门户网站搭建增设在线申请监测户链接,开设在线扫码便捷申请,第一时间收集到群众的诉求和风险情况。群众申报监测信息2个工作日内,村组监测人员入户开展情况核查,及时受理处置,通过网络答复申请办理情况,实现防返贫监测对象“码”上办理。截至目前,全市在线申请农户达283人次,纳入监测对象137户262人,有效防止了动态监测帮扶排查漏洞和死角。
“智能帮扶”提成效。建立健全“一村一微”群众扫码申报平台运行机制,制定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将风险及时信息录入“国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根据监测对象根据家庭风险原因,通过后台分析与人工风险研判,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监测户的落实医疗、教育、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建立“一村一微”扫码申报风险消除台账。风险消除全流程手机办理,自动记录关键节点,对审核人员绑定公示并归类存档。在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压实干部责任,提高防止返贫监测的时效性和精准度。截至目前,全市在平台落实帮扶措施437项,94户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