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大竹县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发布时间:2022-09-22 14:29: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罗欢)大竹县自然资源局立足大竹县情,结合部门职能,在乡村规划编制、用地保障、生态修复、耕地保护等方面奋楫笃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大竹县以临空铁发展片区和中心镇石河镇、杨家镇、清河镇、柏林镇、月华镇5个镇区规划为切入点,从现状分析、用地布局、产业发展、设施配套等方面着手,为乡村振兴注入规划动能。同步编制《大竹县临空铁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与《大竹县临空铁发展片区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等12个专项规划,谋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重点建设项目91个,规划农村居民点141处。

全力保障建设用地,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前提下,变压力为动力,主动作为,用足用活土地政策,我县积极上报省、市项目实施规划104个,申请指标面积3.1万亩,已陆续获批项目79个,批复面积2万余亩,目前已竣工获取验收合格证项目24个,产出节余指标2450余亩,预留乡镇发展指标1040余亩,依法保障了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用地需求。

强化矿山修复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采取“企业主导、年初计划、年末检查、并联审查”的方式,形成“一矿一策”,督促指导持证露天矿山坚持资源开采保护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相结合,边开采、边修复;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统筹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入,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实施生态修复。现已修复非煤露天矿山生态面积约870亩,栽种各类乔、灌木、藤蔓植物49万余株,覆土29万余方,极大改善了矿区周边生态环境,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格局,完善执法监管工作常态化、立体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建立县、乡、村、社四级动态巡查机制,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非粮化”,确保国家“藏粮于地”战略落地见效。通过园地套种、间种等方式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2021年耕地“进出平衡”恢复11734亩,超出耕地恢复缺口834亩。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