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石柱县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竹铃球接球员技能比赛

发布时间:2022-04-24 00:12: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谭地莲)“竹铃自有赛事,赛事年年相期。”从睡梦中醒来,窗外灿烂的阳光直抵人心底。匆匆起床,带着初夏的激情前往民族中学,去看一场最具土家特色的竹铃球比赛,愿这个短暂的周末有一丝心灵的诗意。

走进赛场,还没正式开启比赛,花絮弥漫双眼,自由训练的投球员的动作足够帅气和酷炫,接球员的服饰和姿态美丽而惊艳,完美的配合溢满了观者的心潮澎湃。清脆的竹铃声响彻校园,那是一种浸润心怀的生机与活力,那是一种轻盈悠长的美妙相拥。

“提升技能,传承文化”的石柱县第二届中小学竹铃球接球员技能比赛于4月23日上午在石柱民族中学拉开帷幕。此次赛事由石柱县教委和石柱县体育运动中心主办、民族中学校承办的一场竞技运动会。面对这样的赛事,我更多感慨的是赛事背后的感慨与感动。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康养石柱这片热土上,爱运动、爱生活、向上向好、向善向美的土家人,不忘初心使命,传承土家文化,而竹铃球运动是土家独特运动之美的项目,能一直坚持开展下去,并向高度和深度发展,不得不感慨,石柱县教委对体育的发展和重视是多么的令人欣慰。

“笃定情怀深爱竹铃,不忘初心完善体系。”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为了让土家竹铃球运动大力推广与普及,能一次次走出石柱、冲出重庆、飞向全国,需要对竹铃球运动项目做全方位的介绍和规范化。金成刚及其所在的学校团队,对竹铃球的概述、技术和教学、战术和教学、规则和裁判法、竞赛的组织工作以及竹铃球的业余训练等编成教材,形成理论体系,这是需要智慧、情怀和坚守,这不得不说,他们为此付出的青春热血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民协理事和副秘书长罗涌鼓励大家好学习,多参与,勤创作。“第二届‘土家竹铃杯’文艺大赛征稿启事”分享给大家,谢谢大家积极转发,踊跃参加,鼎力支持。“各位民协会员,进入4月份,民族中学土家竹铃球比赛即将开始。竹铃球是石柱之骄傲,是金成刚等一批民间文艺家长期推广精心呵护的重大成果。请各位高度关注,提笔书写中国民间艺术之瑰宝,这也是民间文艺家的责任。预祝第二届征文比赛硕果累累。”石柱民间协会理事、副秘书长罗涌在“石柱民间文艺家协会”“石柱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等微信群和数个QQ群里留言宣传。“温馨提示:第二届竹铃球征稿活动将于5月7日截止,请本会会员加快创作作品,积极投稿。民族中学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平台,请会员务必重视,大力支持,不要错过机会。” 罗涌先生为了广泛宣传竹铃球赛事和征稿相关事宜,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在圈里、在群里不停的分享,屡次温馨提示,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罗涌先生对文化有着特别的情愫。对于竹铃球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他的心底里有多狂热和期待,有多坚守与憧憬。他的举止,让我心生几分敬意,毋庸置疑,罗先生有着对土家文化的热爱,有着对民协会员的厚望,有着对竹铃球探索做出贡献者的致敬。

还有一个自嘲石柱“630”及时报道的刘光全先生,本是民生石柱天然气公司安全巡查员,却对石柱这片生存之地心怀赤诚,眼里有美好,玉成自己的忙碌与充实,铸就自己平凡中的闪光。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张张现场采风图,一场场热烈的赛事角逐,在他的拍摄和视频解说中,让场外人隔着手机屏也能感受全县第二届竹铃球比赛的激情氛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笃定情怀深爱竹铃,探索创新永不止步,一群人的热爱逐梦向前!竹铃球运动,最具土家特色与民族魅力,最显强身健体与服饰美丽,最富有运动活力与蓬勃生机。梦想已经涨潮,坚信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对竹铃球运动发展的高度重视,有石柱民族中学校对竹铃球的坚守与不断探索创新,有各中小学教师对竹铃球的用心传授与基地训练,有一群写作爱好者对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担当,石柱竹铃球的明天会更灿烂,期待竹铃球运动的发展更快、更强、更高、更远!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