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黄钟镇:春耕一线党旗红 撂荒整治栽种忙

发布时间:2022-04-21 12:15:1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蒋良言)为贯彻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重要论述和省委、达州市委和万源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黄钟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扎实有序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贡献黄钟力量。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端牢“饭碗”

黄钟镇为农业大镇,幅员面积267.3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79万亩、林地23.89万亩,户籍人口8557户25673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黄钟人民胸怀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愿望,用智慧和汗水描绘了一幅幅黄钟“三农”事业迅猛发展的绚丽画卷,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劳动者之歌。但随着时代变迁,一直以来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成本高、风险大、收入低,很难调动群众发展农业积极性,致我镇耕地撂荒现象屡屡发生。开展撂荒地整治、提高撂荒地耕地地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进一步端牢黄钟人民“饭碗”尤为重要。

“人随春好,春与人宜。”值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时节,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万源市农业农村局专家领导们莅临我镇开展指导春耕生产工作,在马家沟村窝棚岭组为我镇党员干部群众作了一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场培训。内容包括大豆玉米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机具装备、杂草防除、机械收获等重点技术环节。专家们围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田间长势、种植技术要点等内容,结合马家沟村实际,因地制宜,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配套方案和操作技术规范等进行了深入解析,并对学员们提出的顾虑和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

坚持忆苦思甜、不忘根本,筑牢“防线”

“民以食为天,业以农为本”。在黄钟镇党委书记郭雄兴、镇长苟华鑫同志的带领下,全镇机关党员干部40余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组成“黄钟镇党员助耕队”,锄头上肩、镰刀上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头开展撂荒地整治。今年,黄钟镇主动加压加量,共计分解下达目标任务910亩,为保证高质高效完成任务,黄钟镇层层动员部署,逐级压实责任,全力推进撂荒地整治,通过参观示范点,召开现场会,交流整治撂荒地主要做法及经验,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整治撂荒地热潮。为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丰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镇已整治撂荒地800余亩。

坚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牢记“使命”

老树生新芽,枯木又逢春。万物新生的春天,是最适合奋斗的季节。黄钟镇的“巾帼”们放弃安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走向田间地头,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撂荒地整治中。黄钟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王文娟同志说道:“自古巾帼不让须眉,作为女同志,我们理应将这一美德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我相信《时间之书》中说的‘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这句话,更相信有耕耘就有收获、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作为一名党员,为了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幸福理应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黄钟镇始终坚持“党建为魂、发展为先、三农为基”思路,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促发展,抓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全镇农业种植技术取得新成就,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全镇党员干部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十一届十次全会、达州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和万源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创造优异成绩,为“生态福地•和美万源”贡献黄钟力量。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