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久平)为解决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华蓥市教育和体育局采用了专递课堂模式进行教学,该模式有效地将本区域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利用,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教育部在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坚持“扶贫必扶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縮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专递课堂就是通过网络平台,把优质资源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联系起来,实现异地同步教研、同步教学。专递课堂是在最不耗费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将本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以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学校差距。专递课堂环境建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网络、专递课堂软件平台、授课端和听课端的设备。专递课堂是以双师课堂的模式开展,是专递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一位名师进行线上远程教学,而另一位普通助教老师则是负责线下互动辅导教学,两位老师线上线下协作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这一过程需要双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分工协作完成。
近年来,华蓥市天池镇小学通过开展小学语文专递课堂在农村薄弱学校的应用实践,有利推动了本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挥了区域内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互联网环境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的精准推送,缩小了城乡教育数字鸿沟。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