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兰州退役老兵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发布时间:2022-04-11 22:40:2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报道)两山耸峙,黄河奔流。在大西北美丽的兰州,有这样一群退役军官,原本都是部队文艺骨干。退役以后,他们从不贪恋闲适优裕的生活,不迷恋捞金扒银的满足,不陷落于家庭琐事的牵绊,而是常年活跃在城市乡村的文艺舞台上,用卓越的艺术才华为陇原的父老乡亲服务,以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战斗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地方群众一致好评。

传承红色文化 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个退役军人文化艺术群体的首要任务。

达跃进,军旅歌唱家、兰州老兵合唱团副团长兼退役军官团队的艺术指导。他曾经是一位戍边十年的边防军人,被边防战士亲切地称为“戈壁上的百灵鸟”。他曾获得过甘肃省首届“丝绸之路青年文化艺术节”声乐大赛民族唱法三等奖,兰州军区“战士歌手”比赛三等奖,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第二次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和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从省军区系统退役后,他应邀创办了“兰州水车博览园艺术中心”,打造出西部省会城市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下沉式文化广场。同时,他还主动请缨组建了以军队离退休干部为主的老战士合唱团。先后参加了四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均获得二等奖。2019年老兵合唱团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全国首届“乐龄唱响”老年合唱比赛,经过四轮角逐从全国上百支合唱团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全国第四名的骄人成绩,为甘肃省退役军人争得了荣誉。

担任总导演的李欣,是一位14岁就被部队特招入伍的文艺兵,也是一个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多面手。退役以后,他利用自己再音乐方面的天赋,为一些政府部门、学校机关和厂矿企业排练大合唱,转而成长为大型晚会导演,在省内外导演了上百场各类大型文艺晚会,成为一名在市场经济文化前沿冲锋陷阵的排头兵。

根据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富集的特点,他每次在策划创作各类大型文艺晚会的时候,始终坚持把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传统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政府单位,还是厂矿企业,他都要从挖掘本单位红色文化和光辉历史传统入手,将其作为灵魂贯穿于整台晚会的创作和演出过程中,让能够代表一个单位精气神的主旋律文化形象,在舞台上立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雷波曾经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军旅词作家、策划撰稿人。担任团队总撰稿以来,他将部队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融汇到大型晚会的策划和创作之中。每一个策划方案,都透出满满的正能量;每一个原创节目,都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芒。

他经常说:“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当好民族的火炬手和人民的司号员,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运用文艺的力量,彰显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

近几年来,他创作了歌曲《我还是一个兵》、情景剧《军休生活欢乐多》、诗朗诵《军歌依然嘹亮》等大量反映退役军人生活和精神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诗朗诵《军歌依然嘹亮》,在2019年民政部举办全国老干部朗诵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歌曲《我还是一个兵》、情景剧《军休生活欢乐多》在2020年甘肃省首届军休干部文艺汇演中产生强烈反响,并且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其中,歌曲《我还是一个兵》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首届军休干部文艺汇演并获得优秀节目奖。2021年,他创作的歌曲《我还是一个兵》和诗朗诵《军歌依然嘹亮》,同时在甘肃省“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会上亮相,受到了省、市领导和退役军人代表的高度赞扬。

退役军官团队每到一处,都坚持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给文艺舞台注入鲜活的灵魂和精气神。近年来,他们相继创作了情景剧《长征》、《传承》、《寸心》,情景歌舞《高楼万丈平地起》、《开仓放粮》,朗诵剧《红线线、银线线》等大量红色精神文化的作品,使甘肃红色精神文化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和弘扬,从而成为陇原文艺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服务人民大众 反映新时代人民心声

文艺要反映人民的心声,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退役军官团队,始终坚持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做到心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为了推广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他们每次在接到大型文艺晚会策划创作任务时,首先要组织创作人员深入实际进行考察、采访,多方面听取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意见,了解人民群众新时代文化精神需求,大量收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事迹,并且将重大典型人物和事件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素材,确保立在舞台上的文艺作品,都是真实反映人民群众身边涌现出来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代表时代进步和崇高精神的人和事,都能准确、生动地展示一个单位的工作亮点和精神风貌。

2018年,在省工商联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晚会上,他们创作的诗朗诵《追梦路上》,大力讴歌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深刻而生动地展现了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创新过程中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在民营企业界产生了强烈地震撼和鼓舞。

2019年,为甘肃省公安厅创编的“护航新时代,忠诚铸警魂”大型文艺晚会,以大型安保、扫黑除恶、社区警务和“一标三室”、大战100天、放管服改革等故事为原型,精心编排了13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大都取材于公安基础一线,主题鲜明、格调健康、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全面展示了全省公安民警辅警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重承诺。

2020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二十届香巴拉国际旅游艺术节开幕式上,他们创作的诗朗诵《盛开在心中的格桑梅朵》,热情讴歌了在脱贫攻坚中献出年轻生命的藏族女干部张小娟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在场观看节目的国家领导人和省市县领导以及近十万名藏族群众。

2022年初,为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创编的“向人民报告”大型主题晚会,他们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大力赞扬甘肃省法院队伍整顿、为群众办实事的优良作风,充分展现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廉洁执法、公平正义的良好形象。

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领导以及广大群众热情夸赞退役军官团队是为人民放歌的文艺团队,他们创编的文艺节目为陇原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奋进中的甘肃父老乡亲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

坚持守正创新 开创时代文艺新风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退役军官团队,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有效地推动观念和手法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异彩纷呈,引人入胜。

2020年秋,已经承接了四届“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幕式”的兰州某文化公司负责人找到了退役军人文艺团队。

这位负责人告诉他们说:“因为连续搞了三届香巴拉开幕式,本来他们不想再参与这届活动,但是,甘南州政府主动邀求他们参与。虽然已经战胜了十几个竞争对手,但最后他们要与省上的一家实力强悍的公司竞标。可是,他们已经想不出新的花样和招数了。所以,诚恳邀请退役军官团队共同参与最后的竞标博弈。”

面对来自于强大对手的挑战,退役军官团队没有退却和畏惧,而是派出最优秀的创作策划骨干主动应战,参与到制定香巴拉开幕式竞标博弈策划方案的活动中。他们在仔细观看了前三届开幕式实况录像之后,通过认真研究甘南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深刻分析甘南香巴拉艺术节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很快从中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于是,他们针对性地提出了把甘南红色文化精神和藏区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开幕式节目创作之中的解决方案,他们的方案让甘南藏族自治州领导和评议专家们眼前一亮,最终在竞标的博弈中获胜,顺利成为了“202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香巴拉国际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承办方。

他们把情景歌舞《长征》、《开仓放粮》的红色文化,诗朗诵《盛开在心中的格桑梅朵》的新时代英模文化,大型舞蹈《七色甘南》《万人锅庄》的藏族民俗文化和大型歌舞《我的祖国》的爱国文化,有机地融合在香巴拉国际旅游艺术节开幕式的节目创作中,汇聚成了异彩纷呈、绚丽斑斓的文化艺术海洋。

原甘肃省委书记林铎看完演出后,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甘南藏族自治州香巴拉国际旅游艺术节举办二十届了,这次是办得最好的一届。”

退役军官团队,始终秉承“创造靠心血,表演靠实力,形象靠塑造,效益靠品质,名声靠德艺”的宗旨。在大型晚会创作过程中,决不搞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人眼球的娱乐,无知止的欲望。

他们坚持走原创路线,从来不用拿来主义忽弄观众。每到一个单位,他们都结合单位实际,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风格迥异、格调清新的新作品。

比如,为定西市大型晚会创作诗朗诵《喊一声我的定西我的陇中》、《三苦精神赞》;为刘家峡水电厂庆祝建厂五十周年晚会创作了诗朗诵《魂兮·梦兮》;为省公交建集团创作诗朗诵《流淌在陇原大地上的美丽诗行》;为兰州银行创作的诗朗诵《旗帜上飞扬着青春的歌》。

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每一台晚会,都以原创展现出新的风范。

一位企业领导高度评价说。“有些艺术团队到我们单位,节目演出完了就完了,任何东西都留不下。退役军官团队就是不一样,不仅节目排演的非常到位,而且,总能给我们单位留下一些艺术精品。”

甘肃省电力党校承担了负责承办国家电网党校“全国电力党校情景党课的汇报展演活动”的任务,退役军官团队在参与前期策划和节目创作过程中,为甘肃电力党校精心打造了情景朗诵剧《红线线 银线线》。

情景朗诵剧,综合了情景剧与朗诵艺术的特色,以“红线线”展示当年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大地的光辉足迹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又以“银线线”记录共和国电力发展历程,展现陇电人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通过音乐舞台包装和声光电效“四维模式”的全方位打造,让情景朗诵剧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国家电网党校领导,在观看了报送的节目视频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列为国家电网精品节目精心打造,并且在全国电力行业以及更高平台进行广泛推广。

展文化新气象,铸文化新辉煌。退役军官团队怀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对专业的赤诚之心,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演艺观。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不懈地追求,他们将为推动和开创一个时代崭新的文艺风气,做出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