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李博报道)在重庆两会期间,永川区政协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民进永川区委会主委,永川区文联主席钟代华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书香重庆”建设》中建议;
以山水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统战文化等自然历史文脉为支撑,积淀了重庆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但也要客观地看到,历史虽然给了我们许多文化馈赠,但这些文化元素还未彰显出应有的人文力量,城市的文化定位、文化品牌、文化名片还缺乏个性特色。进一步深化“书香重庆”建设,既是提升重庆文化品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重庆文化最美的归属。为此,建议:
建章立制明确书香定位。2020年4月22日,成都市发布《建设书香成都、发展实体书店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提出2022年建成“中国书香第一城”目标。一方面,我们可学习成都,成立“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或“全民阅读促进会”,建立“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媒体支持”的运行机制,制定“书香重庆”行动计划,有目标、分步骤推进书香重庆建设。另一方面,建议依托重庆童诗原创的全国影响力,以全国首家儿童文学校园——永川区汇龙小学为抓手,打造“中国童诗城”。将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设立为“重庆童书节”或“重庆童诗节”,评选“重庆好童书”。
活动搭台营造书香氛围。一是创新开展“最美书香”系列活动。在继续巩固做好“重庆全民阅读月”评选“十佳读书人”、“十佳写书人”、“十佳藏书人”等系列活动基础上,在机关、学校、社区、园区广泛开展寻找“最美书香机关、最美书香家庭、最美阅读推广机构、最美阅读推广项目、最美阅读推广人、最美图书馆、最美书吧、最美书店、最美书房、最美朗读者、最美诗人、最美原创好书”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引导,激发全民阅读兴趣。二是常态开展各级各类阅读活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镇街、社区,尤其是各学校,要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节等活动,打造个性品牌,让全民读起来。三是引导开展“书院文化”建设行动。书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标志性符号。建议各图书馆分馆、各学校图书馆均以“书院”命名,深入挖掘书院文化的精神内涵,做好书院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品牌引领提质书香生活。一是打造图书馆阅读品牌。图书馆要创新策划,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天天有精彩,面向各大中小学校,开展诗歌诵读雅集、少儿故事比赛、绘本亲子阅读、文创设计大赛、新书推荐活动等,让进书馆、书院、书吧、书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运用智慧图书馆建设,开设网站、数字图书馆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针对不同读者,线上线下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和阅读终端。二是打造好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借鉴推广永川区“倡导经典诵读,建设书香校园”赠书活动、香喷喷故事团活动等,更宽领域打造好、推广好阅读推广品牌;支持现有多个民间读书会品牌,让读书成为市民“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乐事。三是助推好诵读大赛品牌。重庆的“最美童诗诵读大赛”、“红岩少年·阅读大赛”等诵读大赛活动,线上线下互动,在全市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要持续推动,使之成为“书香重庆”的特色品牌。
环境打造熏染书香城市。一要创造性打造书香微环境。在全市各地行政服务大厅、车站候车室等市民聚集区域,设置微书角、微书吧、微书店等,推进书店、书吧、艺术长廊等场所建设,在公园、景区、街区等市民休闲区营造书香氛围。二要创新性营造书香外环境。将地域文化元素、美术书法元素充分融入城市物化环境,在产城景融合中彰显书香特色。按照既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又具有艺术美感的要求,让“书香公园”、“书香招牌”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人人有责,全民受益。让我们一起携手续写“开卷有益”的新时代故事,用书香涵养文明重庆!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