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

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千家万户燃油气使用安全

发布时间:2022-01-20 06:26:4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李博报道)在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庆瑞实业集团董事长刘庆瑞在《关于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燃气安全》中建议;

安全是安邦定国、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燃气油气安全,连着千家万户。一次爆炸可致家破人亡、一场大火可致人去楼空,绝不能掉以轻心。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市多次发生燃气爆炸事故,尤其是2020年8月31日九龙坡区石坪桥冶金二村一居民楼从1楼至8楼发生燃气爆炸,所幸事故中只有一名老人轻微受伤。据重庆燃气九龙坡分公司解释,事发时正在进行居民楼燃气管道更换后的气体置换工作,公司事前也在单元楼门口贴出告示,提醒居民不要使用燃气,但仍发生了意外。事后,居民均认为燃气公司的提示不到位,对危险性管控的措施仍存在较大漏洞。为进一步防范此类事故发生,结合我市燃油气安全管理和服务的工作实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构建燃气安全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应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加大主管部门对燃气安全工作的依法监管力度。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将定期排查、随机抽查和业主申请排查相结合,把燃气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落细,实现燃气供应规范有序、安全漏洞坚决封堵、风险隐患有效消除、市民安全意识提高的目标。排查工作的实施要精准谋划、精心实施、查问题、找差距、建台账,严格整改、促进规范,落实持续严管严控。要进一步压实燃气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促进安全责任层层落实,杜绝“排查一阵风,风过又放松”的情况发生。

牢固树立顾客至上理念,提升服务质量。燃气安全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直接体现和代表一个城市公用事业的水平和形象。新时代,燃气公司应以更高品质的服务,让广大的用户满意叫好,为燃气安全服务“圈粉”。鉴于客户的燃气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市主管部门和燃气企业应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宣传网站、企业宣传讲座、小区宣传栏、宣传广告,以及入户巡检指导等多种形式,积极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燃气安全知识、安全意识的指导服务。

燃气企业面对千家万户,作为“窗口”单位,切忌重蹈“气老虎”覆辙。面对企业和消费者,工作人员应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主动上门、诚信签约、“量身定制”方案等“有温度”“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让广大用户真正感受到燃气部门的“暖心服务”,重塑良好的公众形象。尤其应落实监管与服务的统一,比如,应重视完善未使用燃气的相关管理规范,在收费、申请开通、申请恢复等方面充分保护用户的正当合法权益。

市主管部门与燃气企业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胜于消”的安全理念,落地落实“以检查促整改、以整改保安全”工作。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安全,应结合节假日、气候变化、季节交替等特点,结合安检实践,进一步修订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次数,并抓好落实。对气站、管线、燃气设施、施工现场、燃气用户的安全检查,要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对燃气用户要严格细致检查调压装置、表具、灶具、立管、胶管等燃气设施,如实填写检查表,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

应加强专业人员、安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日常维护的业务技能,增强其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专业人员必须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能上岗。

创新燃气客户服务管理模式。燃气企业应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获得感。近两年来,受新冠疫情等影响,部分企业停产、停业,在用户办理停用与恢复方面,燃气公司应注意及时办理、合理收费、保障衔接、保障供给,做好“雪中送炭”之事。杜绝乱收费、怠服务等现象。

在及时整改辖区住户燃气安全隐患方面,要及时装备最新的检测手段如激光遥距甲烷泄露测量仪等,实现无人遥距检测。社区、物业、燃气公司要联动合力帮助住户落实整改,燃气公司要借助社区、物业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及时提供多种整改方案,让用户能用最少的资金投入达到最好的整改效果。

要大力发展远程监控系统、全网式地理信息系统等智慧燃气客户服务模式,实现燃气管道的大数据监控、分析,远程遥控遥调,智能化调度和作业,确保最短时间内找到事故点,最快速度排除隐患。要大力完善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实现所有的客户信息、诉求、点火通气、抄表维修记录都在客户服务系统中一站式完成,以保证及时掌握情况、精准回应诉求、高效处理事故。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