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加快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全域联动协同建设

发布时间:2022-01-17 01:37:0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李博报道)据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严佳介绍,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专题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9月,重庆召开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重点任务,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坚持 “一区引领”“五区联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推进科学城全域联动,有利于各片区共同争取国家战略资源布局,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中心城区西部槽谷,涉及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璧山5个区,规划面积1198平方公里。科学城核心区汇集重庆大学等本专科院校28所、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69个、西永微电园等产业园区14个,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西永综保区等多块“金字招牌”。2021年上半年,科学城核心区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 73 个、投资额 763.68 亿元。重庆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瞬态实验装置项目开工,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用。在机制建设方面,重庆高新区发布了人才、创新、产业、金融4个领域各10条“金凤凰”政策。全域联动方面,今年4月召开了西部(重庆)科学城全域联动工作会。会议强调,要把科技创新“融合融通”作为战略支撑,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把产业发展“协同协作”作为核心内容,把改革开放“共促共进”作为关键一招,把城乡发展“走深走实”作为基础承载,把生态环境“共管共治”作为重要保障。沙坪坝区将加快推进环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持续打造青凤高科产业园、国际物流枢纽园等科创平台;九龙坡区将一体化推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全域旅游、生态环保等工作;北碚区、江津区、璧山区结合实际,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高标准建设各自片区,实现高质量发展。8月2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首届场景大会开幕,围绕城市治理新模式、产业跨界新融合、民生服务新体验、未来科学新应用4大重点场景类型,面向全球共释放了30个场景项目,70个场景清单机,总投资额近2400亿元。

16日上午,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严佳建议,加强制度设计。完善全域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作用,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试点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分离改革,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联动合作机制。提炼各片区好的改革做法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在科学城全域复制推广。

突出规划引领。将北碚、璧山、江津等纳入西部科学城规划建设,推动科学城功能完善和空间拓展。加强科学城国土空间规划、战略规划、专项规划等统筹力度,努力向国家争取一批大科学基础装置、国家级重点实验基地、国家实验室入驻科学城核心区,同时兼顾各片区实际优化配置。向国家争取央企下属科研机构在科学城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研究机构。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穿山隧道、骨干路网等科学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缩短各片区物理距离。

坚持产业链与创新链交融发展。培育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三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材料、特色消费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实施“一科三高”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加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高能级领军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实验室稳定支持和绩效奖励机制,提档升级市级重点实验室。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建立联合招商机制。通过搭建联合招商团队形成合力,围绕科学城主导产业,共同招大引强选优。依托大数据、专利导航等方式,开展“精准”招商、“总部”招商、“科创”招商。探索建立招商共享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对不适合本片区、但适合其他区域的项目,要主动对接互荐,避免恶性竞争。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