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唐华)为做好城乡垃圾处理,改善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2017年,广安市前锋区通过PPP方式引进四川能投光大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投资1.47亿元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营”的运作方式和“天天收、定点贮、及时运、集中处”的工作要求,构建了“一个平台、两种方式、三大机制、四步流程、五项内容、六率提升”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城乡环卫24小时全天候远程云智能监管,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一个平台:建立一个环卫数字化管理云平台,通过云平台智能终端和设备对环卫作业过程中的人、车、物、事实施监控,再整合各种数据资源的基础之上提供大数据服务,帮助做业监管者进行智能监管和科学决策,最终实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智能报警、平台指挥”的目的。
两种方式:一是城镇方式。采取企业清扫保洁、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的方式处置。二是乡村方式。采取农户分类、村组收集、企业转运和无害化处理的方式处置。
三大机制:一是投入机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缓解政府投入压力,企业总投入1.47亿元,先期投入4200万元,购置和新建环卫设施设备,原有的环卫设施设备评估租赁给企业继续使用,政府按考核结果、分季支出服务费用。二是管理机制。政府实行部门管城区、乡镇管辖区的分级管理机制,企业实行运营主管、片区管理员、班组长三级运营管理体系,借助环卫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实现了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的全域覆盖管理。三是考核机制。采取区级与乡镇双重考核的办法,分别由区综合执法局和辖区各乡镇对企业服务和作业效果按季度进行考核评分,考核结果直接与企业运营服务费用挂钩。
四部流程: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主要采取户分类投放、企业统一收运、压缩中转站压缩、集中无害化处理方式处置。
五项内容: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包含垃圾收运、清扫保洁、公厕管护、河道清漂、道路除尘五项内容。
六率提升: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我区环卫设施设备的覆盖率、机械化作业率、垃圾收集率、城镇清扫保洁区域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满意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城乡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目前,全区共有3个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城区1个、观阁镇1个、代市镇1个),配备垃圾密闭运输车、垃圾压缩车、大钩臂压缩车等收运车辆21台,电动快包车81辆,深埋式环保垃圾桶50套,生活垃圾收运点位1500余个,各类垃圾桶15000余个。2021年1至9月,全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2295.83吨、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11463.78吨,全部运送至广安川能能源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置(焚烧发电),处置率达100%。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