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重庆市商务委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1-09-25 05:44:5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报道)9月23日—25日,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十六届年会在渝举行,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畅通市场准入。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由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制定印发,各地区各部门按照清单做好落地实施工作,密切关注市场反映,及时提出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建议。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已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该清单包含禁止和许可两类事项。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许可准入事项,包括有关资格的要求和程序、技术标准和许可要求等,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目前,我委已联合市发改委于4月印发《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任务分工的通知》(渝发改体改〔2021〕429),分解《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各项任务到部门,落实“非禁即入”要求,严禁负面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其他市场准入事项,切实维护市场准入的统一性。下一步,将配合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征集各部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修订意见,并报送意见至国家层面。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加强政策解读,深入宣传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及时组织业务处室认真学习《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及典型案例,重点理解公平竞争审查的标准和例外规定的适用,为推动贯彻落实《实施细则》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在原有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制度基础上,按照《实施细则》以及《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等工作要求新印发了《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审查范围、严格审查标准,实施分类审查制度,优化审查方式、责任分工,细化审查程序,建立联络员制度和台账统计制度,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起草审签公文、审签协议的必经程序纳入公文办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电子化管理。认真履职,积极参与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积极参与全市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审定工作、督查工作,认真履行作为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和副召集人单位的职能职责。

提升开放发展能级。创新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展陆上贸易规则等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

近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以推动解决铁路运单物权属性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构建陆上国际贸易规则。商务部对重庆自贸试验区在“国际铁路运单物权化”方面所开展工作和首创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52届年会上,商务部代表中国政府提交了“解决铁路运单不具备物权属性带来的相关问题开展工作的建议”并获得通过,对推动相关国际规则的修改完善,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创设了铁路提单并推动国际适用。培育了铁路提单物权属性、铁路提单流转功能,并推进了“铁路提单”实际运行应用。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签发铁路提单85份,货值达2253万欧元,实现了跨境铁路提单融资、结算便利化、常态化。探索推动了单证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制订了《国际货运代理铁路联运作业规范》、《汽车货运代理服务质量要求》、《国际贸易货物交付与货款支付的风险控制》3项国家标准并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同意,已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创新了核心单证、单证体系、应用规则。探索完善了铁路提单法律保障。通过地方立法保障,颁布施行《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通过地方立法形式明确“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创新铁路单证及其配套规则”“自贸试验区应当加强区域合作,积极促进铁路运输单证物权化的推广应用”。成立全国首家覆盖全域、专门化的自贸试验区法院,为国际陆上贸易规则探索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国际组织广泛参与达成共识。已与中亚区域承运人和货运代理人协会联合会(CFCFA)等达成合作共识,推动联合国贸法会开展探索研究,协助商务部和联合国贸法会在重庆举办“国际贸易中的铁路运单使用及未来法律框架高级别研讨会”。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围绕科技服务、商业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电力电信服务等重点领域,依法依规分类放宽准入限制、促进消除行政壁垒、完善监管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市域开放的基础上,探索完善“产业+平台+园区”开放模式,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新区等重点开放平台和重点园区示范发展,完善区域内部功能布局。

工作推进情况:构建管理体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专项工作组,内设9个工作推进组,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委,各部门、各区县、各开放平台配备相应工作机构,构建起“1+9+N”管理体制。完善制度保障。研究制订了试点工作方案,经专项工作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即将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并全面组织实施。同时规范了一系列专项工作组规则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提出实施政策清单、项目清单、任务分工清单和创新成果清单等四张清单化管理,建立工作调度、督促检查、统计分析、评估推广、风险防控等五项试点推进机制,全面抓好试点工作。推动政策实施。通过细化政策措施,配套具体办法,近期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重庆市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对外投资试点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推动QDLP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等试点政策率先启动实施;数据分级分类制度、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亦取得突破。推动项目落地。积极梳理储备试点政策匹配落地项目,同步推动任务实施和项目策划。目前,我市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瞬态实验装置项目开工建设;长江模拟器正式落地;成果发行西部首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债10亿元;重庆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揭牌成立;一批金融科技、中外合作办学、外资游戏开发等重点领域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下一步打算将抓好项目引进培育。聚焦科技、商业、金融、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实施“政策+项目”双清单,充分利用国际性平台资源,加大对数据开放与交易、金融科技创新等新业态、新业务的引进力度,抓好上市企业培育,推动更多标志性示范项目落地。

分类推进全域开放。探索完善“产业+平台+园区”等开放模式,加快建设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新区为龙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江北嘴、解放碑、长嘉汇等为主阵地的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以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为载体的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形成特色鲜明、多点支撑的服务业开放空间格局。

着力培育创新案例。主动对接RCE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政策制度,着力疏通投资管理、事中事后监管、贸易便利化等堵点卡点,围绕“一枢纽五中心”建设,形成一批首创性、开拓性、可视化创新成果。

强化政策协同。统筹推动综合试点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各类开放改革试点,加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政策的“物理组合”,促进政策产生“化学反应”,提高试点整体效能。抓好风险防范。坚持主动防范、渐进实施,健全风险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确保安全可控。六是优化服务业开放发展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包容审慎监管新业态新模式。建立服务业开放发展政策体系,细化支持企业融资、加强人才引进等各项政策保障措施。

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健全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深化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创新服务方式,升级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创建外商投资企业智慧服务云平台,设立外商投资市场主体线上投诉协调专用通道,建成服务外商投资市场主体线上数据库,为外商投资市场主体提供线上服务。组建市级“行政服务管家”队伍,外资服务力量进一步增强。搭建金融机构支持外资企业融资需求常态化平台,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保障企业金融需求,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支持政策精准性、直达性,充分释放了政策红利,切实帮助了重点外资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化解融资难题。

开展“三送一访”活动,抓好市级民生实事落实。扎实有效推进“三送一访”服务外商投资市场主体民生实事,通过“五带五新”服务(线下带线上,创新服务新方式;市级带区县,凝聚服务新力量;机关带协会,搭建服务新桥梁;重点带全面,完善服务新机制;服务带管理,强化管理新理念”),企业在渝获得感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全市商务系统已对6136余家外商投资市场主体开展了“一对一”的直接联系服务,任务完成率达91.6%,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237个。立邦涂料、百力通、仁星汽车、肯德基、日梱物流等外商投资企业纷纷给予好评,肯德基表示,“三送一访”服务外商投资市场主体对有分支机构的公司有很大帮助,帮助各地分支机构与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互动联系。立邦涂料表示,“三送一访”服务外商投资市场主体,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全程跟踪问题协调办理进度,很感动,给重庆的营商环境点赞!

健全投诉协调机制,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持续完善重庆四川跨行政区域投诉处理协作机制,共同发布外商投诉办事指南。出台《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成功处置百力通工厂外物流通道长期被社会车辆占用等投诉协调案件。

完善外资调度机制,推动形成全市外资招商大格局。完善市领导视频连线、定期调度、定点联系、直报制度,高位推动外资工作。推动形成市级部门外资招商横向联动格局,健全利用外资目标任务完成考核绩效共享机制,联动市级部门加强利用外资招商和服务,共同完成稳住外资基本盘目标任务。推动市区外资招商纵向联动格局,健全市区建立外资通报直达区县政府机制。分解下达利用外资目标任务,优化考核细则,定期通报情况,分析研判形势,及时传导压力。

精准调度外资大项目到资。点对点精准调度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到资和增资,推动蚂蚁消费金融到资1.9亿美元、聚慧科技到资0.5亿美元,推动奥特斯增资1.6亿美元、珩郁达增资1.2亿美元、庆盛小贷增资0.9亿美元、际艾增资0.54亿美元。三是完善外资政策体系。研究出台《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实施办法》,编制《利用外资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利用外资知识问答手册》等政策汇编和工具书。

抓招商,着实增强外资发展后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重大机遇,联动重点平台发挥引资主力军作用,在新能源汽车、5G建设、人工智能、消费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商贸、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大谋划和储备外资招商项目。继续保持与外商的对接的热度,充分利用进博会、智博会、市长顾问团年会和中新金融峰会等高端平台,积极与在华的跨国公司总部开展线下洽谈,常态开展线上招商和云上签约活动,加大推动投资意向转化为外资合同项目,已签外资项目尽快到资。

抓服务,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加大外商企业在渝全流程服务力度,切实发挥“外商投资行政服务管家”政策宣传员、项目推进员、问题协调员、信息沟通员四员作用。充分利用外资企业智慧服务云平台,“线上+线下”一体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要素协调等便利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渝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提振外资在渝发展信心,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增资放量。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